成语拼音:fù guó ān mín
成语解释: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后汉书·方术许杨传》:“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谣童之言,将有征于此,诚愿以死效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治理国家
繁体字形:富國安民
英文翻译:make the country rich and stable
富:1.财产多(跟“贫、穷”相对):富裕。富有。富户。农村富了。2.使变富:富国强兵。富民政策。3.资源;财产:富源。财富。4.丰富;多:富饶。富于养分。5.姓。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哎,说到“富国安民”这个成语,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教科书味儿,但其实它离咱们生活可近了。说白了,就是国家有钱、百姓安稳,对吧?比如现在各地搞乡村振兴,农民兄弟腰包鼓了,村里基础设施也跟上来了,这不就是“富国安民”的活例子嘛!
不过问题来了——为啥非得“富国”才能“安民”呢?嘿,这道理就跟盖房子似的。地基打不牢,房子再漂亮也得塌。国家经济强了,才有底气给老百姓发福利、搞医保、修路架桥。你瞧,前几年脱贫攻坚那会儿,国家砸钱搞产业扶贫,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社会矛盾自然就少了,这不就“安民”了?
再说个接地气的例子。现在很多城市搞人才引进政策,给补贴、给户口,这不就是在玩“富国安民”的套路嘛!年轻人有了奔头,企业招到人才,城市经济蹭蹭涨,形成良性循环。要我说啊,这种政策可比空喊口号实在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光有钱还不够。就像咱家楼下老王头说的:“钱能买药,买不来健康啊!”有些地方GDP上去了,环境污染却严重了,这算哪门子“安民”?所以啊,现在提的“高质量发展”才是真·高级版“富国安民”,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个人觉得这事儿吧,就跟炒菜得讲究火候一个理。政策太激进容易糊锅,太保守又炒不熟。拿最近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来说,政府既刺激了产业,又让老百姓买得起环保车,这种“双赢”操作才叫妙。说到底,“富国安民”不是一锤子买卖,得细水长流地调理。
最后唠叨一句,您发现没?现在社区里的老年食堂越来越多,这就是“安民”落到实处的表现。国家财政拨了款(富国),老人吃上热乎饭(安民),简单却暖心。未来的路还长,但方向对了,结果自然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