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n qīng shuǐ xiù
成语解释: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山清水秀
英文翻译:picturesque scenery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秀:1.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六月六,看谷(粟)秀。2.姓。3.清秀:秀丽。眉清目秀。山清水秀。秀外慧中。4.聪明;灵巧:内秀。心秀。5.特别优异:优秀。6.特别优异的人才:新秀。后起之秀。7.表演;演出:作秀。时装秀。泳装秀。[英show]
山清水秀这个词,总让人联想到画一样的自然美景。比如旅游宣传里常说:“这个村庄山清水秀,仿佛世外桃源。”这里既点出了环境优美,又暗示了未被破坏的原生态。不过您可能会问:这种成语只能用来夸景区吗?其实不然。
一位民宿老板曾分享:“我们这儿不算景点,但胜在山清水秀,客人来了能真正放松。”这揭示成语的深层价值——它传递的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承载着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就像城市白领周末开车进山,要的不只是看风景,更是让紧绷的神经在清泉翠谷间舒展开。
有个有趣的对比:同样是赞美环境,“风景如画”侧重静态美感,而“山清水秀”自带动态生机。溪流潺潺是“清”,草木摇曳是“秀”,这种组合让文字瞬间有了呼吸感。记得去年探访古村落,向导指着远处说:“别看现在山清水秀,二十年前可是遍地矿坑。”这句话突然让我意识到,眼前的葱茏背后藏着几代人的生态修复努力。
在环保领域,这个成语正在被赋予新内涵。某公益广告这样呼吁:“守护山清水秀,从垃圾分类开始。”将传统审美与现代环保意识巧妙嫁接。这提醒我们: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当建筑工地的防尘网被称为“城市里的山水画”,古老的语言就在新时代重新扎根。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年轻人拍短视频介绍家乡,比起直接说“环境好”,更爱用“虽然不发达,但绝对山清水秀”这种表达。语言的选择背后,是文化自信的悄然生长。或许当我们学会用诗意的眼光看待周遭,习以为常的草木溪石都会焕发新的光彩。
站在阳台上望着小区新栽的绿植,忽然觉得成语离生活并不遥远。所谓山清水秀,未必非得名山大川,楼宇间精心维护的小花园,阳台外那片特意保留的野草地,何尝不是现代版的山水清韵?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给自然留出呼吸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