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ǎo
  • xiū
  • ché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ǎo xiū chéng nù

成语解释: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恼羞成怒

英文翻译:become shame

恼羞成怒的意思

恼:1.生气;忿恨:恼怒。恼恨。2.烦闷:苦恼。

羞:1.害臊;难为情:害羞。2.使难为情:你别羞我了。3.耻辱:羞耻。4.感到耻辱:羞与为伍。5.同“”。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怒:1.生气;气愤:发怒。恼怒。2.盛大:怒潮。狂风怒号。山花怒放。

成语评论

恼羞成怒”这个成语,究竟会在什么场景下出现呢?比如同事小王熬夜做的方案被指出漏洞,他突然拍桌子吼道:“你们就是故意挑刺!”这时有人嘀咕:“提建议而已,至于这么大火气吗?”其实这正是“因羞愧而转为愤怒”的典型表现——当人们感到自我价值被否定时,常常用激烈反应掩盖内心的尴尬。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想象小美向朋友炫耀新买的连衣裙,对方却直言“这颜色显黑”,她立刻反唇相讥:“你上次穿的碎花裙才像村姑!”这种看似过激的反应,其实是自尊心受挫后的本能防御。我们不妨自问:为何人们会选择用攻击代替沟通?答案可能藏在人类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里,就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会炸毛。

职场中的版本更值得玩味。张主管在会议上被新人质疑数据准确性,他忽然提高声调:“我带团队的时候你还在玩泥巴!”这让我想起某次项目复盘,前辈在失误被指出时突然离场。后来他私下坦言,当时确实觉得“下不来台”。这揭示了一个真相:越是身居高位者,维护面子的心理负担反而越重。

有趣的是,孩童反而比成人更容易展现这种状态。邻居家小孩搭积木失败时,会气呼呼地推倒所有积木大喊“这个破玩具!”这种原始的情绪宣泄,恰好印证了成语背后的心理逻辑:当现实与预期产生落差,愤怒成了最直接的出口。

观察这些场景会发现,情绪管理其实是现代人的必修课。上周我目睹两个司机因剐蹭争执,从理论演变成人身攻击。这让我思考:若能在感到羞耻的瞬间深呼吸三次,或许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毕竟,承认失误的勇气,有时比维护面子更重要——你说呢?

恼羞成怒的造句

  1. 造句 他恼羞成怒,打了儿子一耳光。
  2. 造句 若敌人稍一激你,你便恼羞成怒猛冲蛮打,是小卒之举匹夫之勇。大将绝不会为挑衅和贬抑所动。
  3. 造句 他恼羞成怒,拍桌子走了出去。
  4. 造句 李祕书拒绝了王经理的追求,王经理竟恼羞成怒地将她开除。
  5. 造句 罪恶的计划没有实现,让他恼羞成怒。
  6. 造句 恼羞成怒的主管破口大骂了起来,所有员工都战战兢兢地不敢作声。
  7. 造句 更何况严词拒绝之后,女主人必定会恼羞成怒,这一点,约瑟不可能没有想过。
  8. 造句 谈判破裂后,双方代表都恼羞成怒地互相攻訐对方。
  9. 造句 你不要再说什么了,等会儿他恼羞成怒,会大骂你的。
  10. 造句 老李一语道破了他的阴谋,使他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