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óng mǎ kǒng zǒng
成语解释:形容军务繁忙。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马;借指军事;倥偬;事多;繁忙。
成语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然至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戎馬倥傯
英文翻译:soldiers and horses are in great haste -- busily engaged in warfare
戎:1.兵器;武器:兵戎。2.军事;军队:戎马。戎装。投笔从戎。3.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4.姓。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倥:[kǒng]〔倥偬〕匆忙紧张:戎马倥。偬(zǒng)。[kōng]〔倥侗〕蒙昧无知。
偬:见〔倥偬〕
提到"戎马倥偬",你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将士在战场上来回奔波的画面。但你知道吗?这个成语其实可以灵活运用在现代生活中。比如:"项目攻坚期,团队全员进入戎马倥偬的状态,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军事场景吗? 其实不然。当看到外卖小哥在暴雨天穿梭送餐时,我会想起"戎马倥偬"这个词——他们不是在战场,却在生活的"战场"上和时间赛跑。这种现代诠释让传统成语焕发新活力。
有个有趣的发现:戎马倥偬常被误认为带有负面色彩,实则它更像中性描述。就像上周参加马拉松的朋友说:"最后五公里真是戎马倥偬,但冲线时的成就感无可替代。"这种既承认忙碌又蕴含收获的语感,正是成语的精妙之处。
如何避免使用时显得刻板? 关键在于场景嫁接。试着形容备考学生:"期末图书馆里的戎马倥偬,翻书声都带着紧迫的节奏。"将军事意象转化为学习压力,既保留成语韵味,又增添了生活气息。
在数字时代,我们或许比古人更能体会戎马倥偬的深意。手机消息提醒此起彼伏,工作群组随时待命,这种"指尖上的戎马倥偬"已成为新常态。但别忘了,在忙碌间隙给自己泡杯茶,让成语里的"战马"偶尔也歇歇脚。
最近重读《三国演义》,发现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段落里,戎马倥偬不仅描绘行军场景,更暗含"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着精神。这让我想到现代创业者常说的:真正的戎马倥偬,是明知前路艰难仍选择日夜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