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 pò cháng guī
成语解释:常规:沿袭下来的规矩。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成语出处:柯岩《汉堡港的变奏》:“甚至连船正停泊在港口、尊严而又自信的十几个老船长也打破常规,开了一条小艇,集体下海去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指改变常规做法
繁体字形:打破常規
英文翻译:break with convention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常:1.一般;普通;平常:常人。常识。常态。2.不变的;固定的:常数。冬夏常青。3.时常;常常:常来常往。我们常见面。4.指伦常:三纲五常。5.姓。
规:1.画圆形的工具:圆规。两脚规。2.规则;成例:校规。革除陋规。3.劝告:规劝。规勉。4.谋划;打主意:规划。规定。5.姓。
哎哟,这题目有点意思!咱今天聊聊“打破常规”的成语,得先搞明白一个问题:啥叫“打破常规”?说白了,就是跳出老套路,整点新活儿。比如“标新立异”这词儿,听起来像不像在说“别总跟风,得玩点自己的风格”?
举个例子哈,比如老张开了家面馆,别人都卖牛肉面,他偏要搞个“榴莲拌面”。你瞅瞅,这不就是“独辟蹊径”嘛?虽然有人觉得离谱,但架不住猎奇的顾客排长队啊!这种操作,表面看是冒险,实际可能藏着商机。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打破常规会不会翻车?”害,当然有可能!但咱老祖宗早说了——“不破不立”。就像“刻舟求剑”那个故事,死守旧方法找剑,结果竹篮打水。反过来说,要是当时能换个思路下水捞,说不定就成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再说个接地气的例子。以前总说“笨鸟先飞”,现在年轻人却流行“躺平”。这算不算打破常规?要我说啊,这其实是换了个赛道竞争。就像成语“另起炉灶”,表面消极,实则是把劲儿使在自己更在意的领域。不信你看那些搞自媒体的,躺平式工作反而做出了百万粉丝。
最后唠句实在话:规矩是人定的,路也是人走的。用“不落窠臼”的心态过日子,未必能事事成功,但至少活得带劲。就像吃火锅非要蘸巧克力酱,听着邪门,万一真香呢?世界这么大,总得给“出奇制胜”留点机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