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àn xiàn yào zǐ
成语解释:犹言断线风筝。鹞子,指纸鸢,鸟形风筝。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若是这厮识局知趣,见机而作,恰是断线鹞子,一般再也不来,落得先前受用一番,且又完名全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不回来的事物
繁体字形:斷綫鷂子
英文翻译:Broken kite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线:1.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而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毛线。电线。一根线。一绺线。2.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没有宽和厚。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3.细长像线的东西:线香。4.交通路线:航线。运输线。京广线。沿线各站。5.指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上纲上线。6.边缘交界的地方:前线。火线。防线。海岸线。国境线。7.比喻所接近的某种边际:生命线。死亡线。贫困线。8.线索:眼线。9.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线光明。一线希望。一线生机。10.姓。
鹞:鸟类。雌雄羽色不同。体形瘦长,翅、足及尾均长,头略像鸮(xiāo)类,在地上做巢。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成语——“断线鹞子”。说白了,这词儿乍一听挺文艺,但到底啥意思啊?举个例子你就明白啦!比如老张刚创业那会儿,团队里有个骨干突然辞职,整个项目进度直接成了“断线鹞子”,彻底失控乱飞,搞得大伙儿手忙脚乱。
等等,核心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想表达啥?简单说,就是比喻原本被掌控的事物突然失去联系或脱离控制。你琢磨啊,鹞子(风筝)本来有线牵着,线一断可不就满天乱飘嘛!比如你计划了一周的旅行,结果出发前天气预警来了,行程直接变“断线鹞子”,你说气人不气人?
不过啊,这成语也不全是负面。有时候失控反而是转机呢!比如小王被公司外派,本来觉得是发配边疆,结果愣是在外地开拓了新市场。这不就是“断线鹞子”变“天高任鸟飞”嘛!所以说啊,脱离掌控未必是坏事,关键得看你怎么接招。
再唠个接地气的例子。隔壁李婶总抱怨孩子像“断线鹞子”——上大学后电话不接、消息不回。但换个角度看,孩子独立了、有自己的生活,这不正是家长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吗?害,说白了,这成语用起来挺灵活,既能吐槽失控的糟心事儿,也能暗戳戳夸人独立自主。
个人觉得啊,现在这时代“断线鹞子”现象可太常见了。工作群里消息已读不回?甲方需求说变就变?都是现代版断线鹞子的鲜活案例。不过话说回来,与其焦虑失控,不如学学怎么当个淡定的“放风筝高手”——线该收就收,该放就放,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提醒一句,用这成语千万别死板!比如形容自由恋爱可以说“年轻人谈对象像断线鹞子,家长管不住咯”,既有画面感又带点幽默。总之啊,语言这玩意儿就像鹞子,用得妙了照样能在天上划出漂亮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