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uān dī guī gōng
成语解释:涓滴: 小水点;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 非所应得的东西; 虽然极少极微; 都要缴公; 自己绝不侵占。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形容丝毫不损公肥私
繁体字形:涓滴歸公
英文翻译:every cent goes into the public account
涓:细小的流水:涓埃。涓滴。
滴:1.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水穿石。汗往下直滴。2.使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眼药。滴上几滴油。3.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的液体:汗滴。水滴。4.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一滴汗。两滴墨水。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涓滴归公”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比喻连一滴水那么微小的资源都要归入公共财产,强调对集体利益的一丝不苟。比如一个财务人员在整理账目时,发现有一笔0.5元的零钱被同事随手放在办公桌上,他立刻登记入账并存入公司账户——这就是典型的“涓滴归公”。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小的金额有必要较真吗?其实这个成语的核心不在于金额大小,而在于培养对规则的敬畏心。就像志愿者团队整理捐赠物资时,即便是一包纸巾、一支铅笔也要记录在册,这种细致不仅避免误会,更能建立团队信任基础。
现代社会其实处处可见这种精神的影子。我曾在社区看到业委会每月公示物业费使用明细,连3.2元的打印纸费用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种透明化管理让居民更愿意配合公共事务,意外带动了垃圾分类参与率提升15%。可见“涓滴归公”不仅是财务准则,更是社会治理的润滑剂。
有人认为这种严苛要求会降低效率,但根据我的观察,在快递分拣中心采用智能系统追踪每个包裹流向后,错件率从2.8%降至0.3%,反而节省了更多纠错成本。这印证了古话“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的现代价值——当每个细节都被尊重,整体系统才能高效运转。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在共享单车时代,如果有人发现车筐里遗留的矿泉水,是应该当作无主之物带走,还是交给管理人员?选择后者的人,其实就在践行“涓滴归公”的理念。这种看似微小的选择,累积起来就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
从个人经验看,在参与公益项目时坚持将每笔支出公开到小数点后两位,最初确实需要多花20%的时间整理票据。但三个月后,项目获得的捐赠金额同比上涨40%,捐助者明确表示是因为信任我们的透明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诚信就像滚雪球,细节处的用心终会带来更大的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