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 sī shú lǜ
成语解释:熟:细致。反复细致地思索考虑。
成语出处:《魏书 程骏传》:“且攻难守易,则力悬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深思熟慮
英文翻译:over in one's mind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熟:[shú]1.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跟“生2”相对,2.—3.同):西瓜已经熟了。4.(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熟菜。饭熟了。5.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熟皮子。熟铁。6.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熟人。熟视无睹。这条路我常走,所以很熟。7.熟练:熟手。熟能生巧。8.程度深:睡得很熟。深思熟虑。[shóu]义同“熟”(shú)。
虑:1.思考:考虑。深谋远虑。千虑一得。2.担忧;发愁:忧虑。疑虑。顾虑。过虑。不足为虑。
“深思熟虑”这个词听起来挺严肃的,但它真的只适用于大事吗?举个例子,老张想换工作,手里有两个offer:一个是工资高但压力大,另一个是薪资普通但团队氛围好。他纠结了半个月,把两家公司的行业前景、通勤时间甚至午餐补贴都列成表格对比,最后选了后者。有人笑他“想太多”,但他说:“短期看钱,长期看心情。”你看,深思熟虑不一定是纠结,而是把隐藏的变量摊开来看清楚。
为什么普通人需要这种思维习惯?想象你在网购时,商品页面上突然弹出“仅剩3件”的提示。如果立刻点击付款,可能买回闲置物品;但要是退出去查查同类产品、看看用户评价,反而更容易买到真正需要的东西。生活中的“冲动陷阱”无处不在,而深思熟虑就像大脑里的暂停键,帮我们区分“想要”和“需要”。
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简单的事情,深思熟虑越容易带来惊喜。比如小王装修新房时,特意把插座位置反复测量了五遍。装修师傅觉得他小题大做,结果入住后发现,沙发边的插座刚好能避开家具,充电时不用挪动身子。这种“多走一步”的思考,往往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变成小确幸。
有人可能会问:想太多会不会耽误事?其实关键在于平衡。去年社区组织捐衣活动,李阿姨把每件衣服都熨烫折叠,导致错过了截止时间。而隔壁小刘按季节分类装箱,既保证了捐赠质量又赶上了货车。可见真正的深思熟虑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核心问题。就像做饭要先保证煮熟,摆盘装饰可以量力而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慢思考”的能力。上周遇到个创业者,他分享了个反常识的经验:每次遇到难题就故意晾三天。结果发现,那些当时觉得火烧眉毛的事情,放凉了反而能找到更优解。这或许印证了那句话——时间是最好的思考催化剂。
最后想说,培养深思熟虑的习惯就像学骑自行车。刚开始可能会左右摇摆,甚至觉得不如走路快,但当你掌握平衡后,就能既保持速度又避开坑洼。生活中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但带着清醒的头脑做决定,至少能让每个脚印都踩得踏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