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ǒ shàng jiāo yóu
成语解释: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也作“火上加油”。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有意扩大事态
繁体字形:火上澆油
英文翻译:add fuel to the flames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浇:1.由上往下淋,洒:浇花。2.灌溉:浇地。3.把液汁倒入模型:浇版。浇筑。浇铸。4.刻薄:浇薄。浇漓。
油:1.指动物的脂肪和从植物、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牛油。花生油。石油。2.一种液体食品:酱油。3.用桐油、油漆等涂抹:窗、门油饰一新。4.被油弄脏:衣服油了。5.圆滑;不诚恳:油腔滑调。这人太油了。
“火上浇油”这个成语,听起来就像往燃烧的火焰里倒一桶油——火苗瞬间窜得更高,问题变得更糟。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明明矛盾已经存在,有人却“神助攻”,让事情彻底失控。
举个职场例子:小李和小王因为项目分工争执不下,主管老张本应调解,却当着团队面批评小李“能力不足”。这就像在两人的怒火上泼汽油,小李当场摔门而去,团队氛围直接跌入冰点。老张的“点评”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
这时候可能会问:为什么总有人忍不住“添把火”?其实很多时候,当事人并非故意使坏。就像老张,他可能急着展现权威,或是想用“激将法”刺激小李,结果弄巧成拙。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情绪激动时,判断力会下降30%以上,容易做出加剧冲突的决定。
家庭场景更常见:孩子考试失利,妈妈正在教育,爸爸突然插话:“早就说你玩游戏太多!”原本低头认错的孩子瞬间炸毛:“你们从来不会好好说话!”父母混合双打的批评,让教育变成情绪对抗的战场。
个人观察发现:现代人习惯快速解决问题,却忽略了“减速沟通”的重要性。就像油锅着火,正确的做法是盖锅盖隔绝氧气,但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泼水——结果火苗四溅。工作中遇到意见不合,不妨先泡杯茶,等双方情绪“降温”再谈实质问题。
下次看到冲突发生时,不妨当个“灭火器”而不是“加油工”。递杯水、转移话题、或者幽默化解,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往往能让紧张的氛围瞬间缓和。毕竟,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如何让双方找回理性对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