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ī tóu tǔ liǎn
成语解释:谓面容污秽。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繁体字形:灰頭土臉
英文翻译:gray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脸:1.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圆脸。洗脸。2.(脸儿)某些物体的前部:门脸儿。鞋脸儿。3.情面;面子:丢脸。不要脸。4.(脸儿)脸上的表情:笑脸儿。把脸一变。
“灰头土脸”这个词,乍一听是不是像在描述刚干完农活的人?比如:“老王从工地回来,灰头土脸地瘫坐在沙发上,衣服上还沾着水泥点子。”但你知道吗,它真正想表达的可不是字面意思。
那问题来了——什么时候用这个成语更贴切?举个例子:小张熬夜赶项目方案,结果被老板挑出一堆漏洞,垂头丧气地走出会议室。这时候同事安慰他:“别在意,谁没经历过灰头土脸的时候?”这里的“灰头土脸”既描绘了狼狈状态,又暗含“暂时受挫”的意味。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垂头丧气”有什么区别?关键在画面感。想象你看到有人头发蓬乱、脸上沾灰,这种视觉冲击比单纯的情绪描写更鲜活。比如大学生参加创业比赛惨败,抱着被评委画满红叉的计划书,站在走廊里发呆——这就是典型的“灰头土脸”场景。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代职场。见过凌晨三点改PPT的同事吗?眼袋快掉到下巴,咖啡渍沾在衬衫领口,这种状态下若还要强打精神开会,用“灰头土脸”形容再合适不过。它既不说教也不刻薄,反而带着点黑色幽默的宽容。
换个角度看,“灰头土脸”其实藏着转机。就像刚学滑板的少年摔得满身是土,只要拍拍灰站起来,下次就能滑出更漂亮的弧线。生活中那些让我们狼狈的时刻,往往正在酝酿新的成长轨迹。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笑着说:“就当体验成语现场教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