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成语解释: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密。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狡兎三窟
英文翻译:the wily hare has three holes to his burrow
狡:奸猾;诡诈:狡诈。
兔:哺乳动物,头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肉可以吃,毛可供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称兔子。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窟:1.洞穴:石窟。山窟。狡兔三窟。2.某类人聚集或聚居的场所:匪窟。盗窟。赌窟。贫民窟。
“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聪明的兔子会挖三个洞来藏身。那它在生活中怎么用呢?举个真实场景:比如职场人小张,平时除了主业还自学编程、经营副业。同事问他:“你搞这么多事不累吗?”小张笑着回答:“狡兔三窟嘛,万一哪天行业变动,我还能有其他选择。”
有人问:准备多个退路是不是太功利了?其实这和功利无关,更像生存智慧。就像疫情期间很多餐厅同时开展外卖、预制菜和社区团购,多线布局反而让生意更稳当。关键不在“窟”的数量,而是每个“窟”都要有真实价值。
我在创业时深有体会。曾经把所有资金押注在一个项目,结果市场突变差点血本无归。后来学会分散风险:核心业务保生存,创新项目试方向,知识分享攒人脉。这种“三窟策略”反而让事业有了韧性。
有人质疑:这样会不会分散精力?确实需要把握平衡。就像种田,既要有主力庄稼,也要留点试验田。我给自己定过规矩——70%精力守主业,20%试新领域,10%用来观察趋势。这样既能专注又不失灵活。
最近帮大学生做职业规划时发现,很多人把“多窟”误解为盲目考证。其实真正的“窟”是能形成合力的能力组合。比如学设计的同学,搭配营销知识和自媒体运营,三个技能环环相扣,这才算合格的“三窟”。
生活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打开的是什么。与其焦虑未知,不如像兔子那样提前挖好几个“安全屋”。但别忘了,每个洞穴都要定期维护——技能会过期,人脉需经营,认知要更新。毕竟,真正的安全感,来自持续进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