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o tù sǐ,liáng gǒu pēng
成语解释: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成语出处:《韩非子 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过河拆桥
繁体字形:狡兎死,良狗烹
英文翻译:kick down the ladder
狡:奸猾;诡诈:狡诈。
兔:哺乳动物,头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肉可以吃,毛可供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称兔子。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良:1.好:优良。良好。善良。良药。消化不良。2.善良的人:除暴安良。3.很:良久。用心良苦。获益良多。4.姓。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烹:1.煮(菜、茶):烹饪。烹调。2.烹调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酱油等作料搅拌,随即盛出:烹对虾。
“狡兔死,良狗烹”这个成语,大家可能听过但不太熟悉。它字面意思是:狡猾的兔子被猎杀后,曾经帮忙抓兔子的好猎狗就被主人煮来吃了。听起来有点残酷,但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实它揭示了一个现实规律——当失去利用价值后,曾经的功臣可能被抛弃。
举个例子,某科技公司在创业初期高薪聘请技术大牛,承诺股权和晋升空间。但产品上线进入稳定期后,管理层却以“优化成本”为由裁掉了这批骨干。这像不像成语里的猎狗?当公司这只“狡兔”成功上市后,曾经的“良狗”反而成了负担。
为什么人们常说“卸磨杀驴”?这种现象其实反映了人性中的现实面。战国时期的范蠡给文种写信说“飞鸟尽,良弓藏”,劝他急流勇退,结果文种不听劝最终被赐死。这种思维模式至今存在:当短期目标达成,维系关系的成本超过收益时,合作关系就容易破裂。
不过换个角度看,现代社会其实在进步。比如互联网大厂的“轮岗制度”,让核心人才接触不同业务;咨询公司的“合伙人机制”,把员工发展成利益共同体。这些都在尝试破解“兔死狗烹”的困局。
如何避免成为被烹的良狗?我的观察是:持续提升不可替代性。就像疫情期间,某外贸公司的报关员主动学习跨境电商运营,后来在公司转型时成了新部门负责人。与其抱怨“鸟尽弓藏”,不如让自己变成能适应不同场景的“多功能工具包”。
有个朋友的故事很有意思。他在广告公司做设计,总在完成项目后主动帮客户做数据分析,后来被甲方挖去当市场总监。这种跳出单一价值的能力,就像猎狗学会了牧羊,自然不用担心“狡兔”消失后的生存问题。
或许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这个成语:它不仅是警示,更是提醒。在合作关系中保持清醒认知,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不忘自我成长。毕竟,真正的好猎狗,从来不会被地域或猎物限制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