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áng tū chī zhāng
成语解释: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饷义律缴土凶稿》:“如此狼突鸱张,岂能将就姑容,致贻民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狼突鴟張
英文翻译:A wolf breaks through a bush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突:1.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烟火口,相当于现在的烟筒:灶突。曲突徙薪。2.“突起”3.的简称:上关节突。下关节突。
鸱:古书上指鹞鹰。
张: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张嘴。张翅膀儿。张弓射箭。一张一弛。2.陈设;铺排:张灯结彩。大张筵席。3.扩大;夸张:虚张声势。4.看;望:东张西望。5.商店开业:新张。开张。6.a)用于纸、皮子等:一张纸。两张画。十张皮子。三张铁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张床。四张桌子。七张犁。c)用于嘴、脸:两张嘴。一张脸。d)用于弓:一张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狼突鸱张”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描述的场景却非常生动。比如:“公司突然遭遇竞争对手的狼突鸱张,对方不仅挖走核心团队,还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一时间让人措手不及。”这里用“狼突鸱张”贴切地展现了对手攻势的凶猛与突然。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狼”和“鸱”这两种动物?其实,狼的突袭代表快速进攻,鸱(一种猛禽)张开翅膀则象征嚣张的姿态。两者结合,恰好描绘出对方既有行动力又有压迫感的状态。比如历史故事中,敌军趁夜突袭营地,烧毁粮草,这种“狼突鸱张”的行为往往能瞬间改变战局。
生活中哪些情况适用这个成语呢?想象一下:你精心策划的项目,突然被同行复制并抢先发布,对方还高调宣传。这种“既快又狠”的打法,是不是像极了“狼突鸱张”?它不单指物理攻击,更强调心理上的压制感。
个人看来,这个成语的现代价值在于提醒我们关注潜在风险。比如商业竞争中,过度依赖现有优势可能导致忽视对手的突袭。但换个角度,它也能激励我们提前布局——与其被动应对“狼突鸱张”,不如主动构建护城河。
使用这类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若形容朋友间的良性竞争,用“狼突鸱张”就显得夸张;但描述恶意商业行为或紧急危机时,它能瞬间传递紧张氛围。语言就像调色板,选对色彩才能让画面更鲜活。
最后想说的是,成语不仅是历史的碎片,更是观察世界的透镜。“狼突鸱张”或许源自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景,但它在今天依然能映射出人性中的博弈与生存智慧。读懂这些藏在文字里的隐喻,或许能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多一份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