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líng tú tàn
成语解释: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晋书 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生靈涂炭
英文翻译:plunge the people into misery and suffering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灵:1.灵活;灵巧:灵敏。灵机。灵便。心灵手巧。机件失灵。资金周转不灵。2.精神;灵魂:心灵。英灵。3.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灵怪。4.灵验:灵药。这个法子很灵。5.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灵。移灵。停灵。灵位。灵前摆满了花圈。6.姓。
涂:1.使油漆、颜色、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涂抹。涂饰。涂脂抹粉。涂上一层油。2.乱写或乱画;随意地写字或画画:涂鸦。信手涂上几笔。3.抹去:涂改。把写错的字涂掉。4.泥:涂炭。5.海涂的简称:涂田。滩涂。6.同“途”。7.姓。
炭:1.木炭。2.像炭的东西:山楂炭。3.〈方〉煤:阳泉大炭(山西阳泉出的一种煤)。
“生灵涂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比如:“战争爆发后,城市沦为废墟,百姓流离失所,真正是生灵涂炭。”这句话通过具体的场景,传递出灾难对普通人的巨大冲击。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其实,“生灵”指的是百姓,“涂炭”比喻生活如同被泥沼和炭火折磨,合起来就是强调社会动荡导致民不聊生的状态。比如历史书中写道:“朝代更替时,权谋斗争不断,最终受苦的总是生灵涂炭的平民。”这种描述既点明了问题的根源,也揭示了底层群体的无奈。
换个角度看,为什么人们总用这个成语形容大规模灾难?或许因为它不仅描述物质损失,更暗含对人性尊严被践踏的痛心。例如:“自然灾害叠加腐败治理,让整个地区陷入生灵涂炭的恶性循环。”这里既提到客观灾害,也批判了人为因素的推波助澜。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今天仍有警示价值。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达,但局部战争、环境危机依然可能让某个群体遭遇“现代版”的生灵涂炭。比如某地因工业污染导致饮水困难、疾病蔓延,这样的场景本质上与成语描述的情形相通。
最后想说的是,理解这类成语不仅能帮助我们读懂历史,更重要的是培养对现实的反思能力。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苦难场景时,“生灵涂炭”四个字或许能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何让发展真正惠及每一个普通人?这些问题,或许比单纯记住一个成语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