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i qīng mù xiù
成语解释:眉、目:泛指容貌;清、秀:秀丽而不俗气。形容容貌清俊秀丽。
成语出处:元 李直夫《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孩儿唤做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眉清目秀
英文翻译:have beautiful features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秀:1.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六月六,看谷(粟)秀。2.姓。3.清秀:秀丽。眉清目秀。山清水秀。秀外慧中。4.聪明;灵巧:内秀。心秀。5.特别优异:优秀。6.特别优异的人才:新秀。后起之秀。7.表演;演出:作秀。时装秀。泳装秀。[英show]
“眉清目秀”这个词,到底怎么用才合适?比如你看到邻居家的小孩长得很可爱,可以说:“这孩子长得眉清目秀,笑起来像个小太阳。”这里既夸了外貌,又带出了亲切感。但这个词只能形容小孩吗?当然不是!比如同事新换了发型,你可以开玩笑说:“今天怎么突然眉清目秀的,差点没认出来!”这时候反而能拉近距离。
有人可能会问:“眉清目秀”是不是只能描述长相?其实不然。比如描述一幅山水画:“远处的山峰眉清目秀,云雾缠绕间仿佛有了灵气。”这里把自然景观拟人化,反而比直白的描写更有画面感。这种用法是不是比单纯夸人更有意思?
再举个现实场景:咖啡馆里有个男生安静地看书,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侧脸上。你可以对朋友说:“你看靠窗那位,虽然穿着普通,但眉清目秀的样子特别耐看。”这时候不仅描述了外貌,还带出了气质氛围。关键是要抓住“清秀中带点独特”的感觉,而不只是单纯说“好看”。
个人觉得,“眉清目秀”在现代语境里其实有点吃亏——毕竟现在流行更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正是这种含蓄的美感,反而适合用来形容那些“越看越有味道”的人或事物。比如夸同事的工作方案:“你这策划案写得眉清目秀啊,重点清晰又不花哨。”是不是比直接说“简洁明了”更有新意?
最后回到核心问题: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或许因为它抓住了人类对“干净清爽”的永恒追求。不论是看人看事还是看风景,那份不张扬却让人舒服的清新感,永远都有市场。下次想夸人时,试试换个角度用这个词,说不定会有意外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