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ǐng
  • zhú
  • y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ǐng zhú yè yóu

成语解释:秉:持。拿着蜡烛;夜里游玩。旧指及时行乐。也比喻珍惜光阴。

成语出处: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及时行乐,也形容珍惜光阴

繁体字形:秉燭亱游

英文翻译:make merry while one can

秉烛夜游的意思

秉:1.拿着;握着:秉笔。秉烛。2.掌握;主持:秉政。3.古代容量单位,合16斛。4.姓。

烛:1.蜡烛:火烛。花烛。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夜:1.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跟“日”、“昼”相对):夜晚。夜班。白天黑夜。冬天昼短夜长。2.用于计算夜:三天三夜。每日每夜。3.姓。

游:1.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鱼在水里游。2.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游览。游园。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来往。4.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牧。游民。游击。游资。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成语评论

哎,说到“秉烛夜游”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想:这到底是啥意思啊?简单来说,就是大晚上点着蜡烛出门溜达,比喻及时行乐、珍惜时光。比如有人周末突然想去爬山看日出,朋友劝他“明天再去呗”,他却说:“人生苦短,咱就秉烛夜游一次吧!”你看,这就是典型的不想错过当下的心情。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啥非得是“烛”呢?嘿,这就要说到成语的背景了。古代没电灯,晚上想出门玩只能靠蜡烛照明。虽然现在人人手机都能当手电筒,但“秉烛夜游”背后的那股子“别等天亮,现在就出发”的劲儿,放到今天照样适用。比如朋友聚会到深夜,有人提议去江边散步,立马有人接话:“走!咱们来场现代版秉烛夜游!”

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是不是鼓励人熬夜啊?这可得掰扯清楚了。其实核心不在“熬夜”,而在“主动把握时间”。就像有人白天忙工作,晚上特意抽空去美术馆看展,还跟同伴开玩笑:“我这叫艺术版秉烛夜游,懂不?”你看,重点是把时间花在自己觉得值得的事情上。

个人觉得啊,现代人总说“没时间”,其实和古人感慨“昼短苦夜长”一个道理。上个月我朋友加班到九点,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要去吃火锅,理由是“今天不吃明天可能就没这心情了”。你别说,这种“活在当下”的果断,还真有点秉烛夜游的味道。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春天樱花开了,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结果当晚就有年轻人带着露营灯去公园拍照。公园管理员问起来,他们理直气壮:“这叫秉烛夜游防踩踏——人少还能拍个够!”你看,老成语被年轻人玩出了新花样。

说到底,“秉烛夜游”能流传千年,不就是因为它戳中了人们心里那点“不想留遗憾”的小火苗吗?下次遇到特别想做的事却纠结时间场合,不妨默念三遍这成语——说不定就能帮你按下行动键咯!

秉烛夜游的造句

  1. 造句 豪门大户笙歌鼓吹,王孙公子秉烛夜游,在这种“繁华”的背后,汉末洛阳却已到危机四伏、风雨飘摇的境地了。
  2. 造句 游览北海公园的灯会,与古人的秉烛夜游有天壤之别。
  3. 造句 游览灯会与古人的秉烛夜游有天壤之别。
  4. 造句 带队的老师点燃了红烛,颇有秉烛夜游的味道。
  5. 造句 秉烛夜游遇见的神秘男子究竟会给莫谷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6. 造句 风兄弟,晚上有没有空,我想学古人秉烛夜游,和你促膝长谈,方便吗?
  7. 造句 朔先生,中国古人最爱秉烛夜游,玛旁雍措湖的夜景极美,外地游客来了,全都流连忘返。
  8. 造句 说罢丹目便秉烛夜游的彻夜苦读圣贤之书来,一直到第二天的那个时候地底下传来微弱的喊声才将他从那种境界中唤醒。
  9. 造句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10. 造句 古人遇到知音之后,往往秉烛夜游、通宵达旦地饮酒长谈,我跟藤迦之间当然没有这么深厚的交情,更何况外面还有个大人物在等待监视着,一刻不得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