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ǐng zhú yè yóu
成语解释:秉:持。拿着蜡烛;夜里游玩。旧指及时行乐。也比喻珍惜光阴。
成语出处: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及时行乐,也形容珍惜光阴
繁体字形:秉燭亱游
英文翻译:make merry while one can
秉:1.拿着;握着:秉笔。秉烛。2.掌握;主持:秉政。3.古代容量单位,合16斛。4.姓。
烛:1.蜡烛:火烛。花烛。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夜:1.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跟“日”、“昼”相对):夜晚。夜班。白天黑夜。冬天昼短夜长。2.用于计算夜:三天三夜。每日每夜。3.姓。
游:1.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鱼在水里游。2.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游览。游园。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来往。4.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牧。游民。游击。游资。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哎,说到“秉烛夜游”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想:这到底是啥意思啊?简单来说,就是大晚上点着蜡烛出门溜达,比喻及时行乐、珍惜时光。比如有人周末突然想去爬山看日出,朋友劝他“明天再去呗”,他却说:“人生苦短,咱就秉烛夜游一次吧!”你看,这就是典型的不想错过当下的心情。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啥非得是“烛”呢?嘿,这就要说到成语的背景了。古代没电灯,晚上想出门玩只能靠蜡烛照明。虽然现在人人手机都能当手电筒,但“秉烛夜游”背后的那股子“别等天亮,现在就出发”的劲儿,放到今天照样适用。比如朋友聚会到深夜,有人提议去江边散步,立马有人接话:“走!咱们来场现代版秉烛夜游!”
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是不是鼓励人熬夜啊?这可得掰扯清楚了。其实核心不在“熬夜”,而在“主动把握时间”。就像有人白天忙工作,晚上特意抽空去美术馆看展,还跟同伴开玩笑:“我这叫艺术版秉烛夜游,懂不?”你看,重点是把时间花在自己觉得值得的事情上。
个人觉得啊,现代人总说“没时间”,其实和古人感慨“昼短苦夜长”一个道理。上个月我朋友加班到九点,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要去吃火锅,理由是“今天不吃明天可能就没这心情了”。你别说,这种“活在当下”的果断,还真有点秉烛夜游的味道。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春天樱花开了,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结果当晚就有年轻人带着露营灯去公园拍照。公园管理员问起来,他们理直气壮:“这叫秉烛夜游防踩踏——人少还能拍个够!”你看,老成语被年轻人玩出了新花样。
说到底,“秉烛夜游”能流传千年,不就是因为它戳中了人们心里那点“不想留遗憾”的小火苗吗?下次遇到特别想做的事却纠结时间场合,不妨默念三遍这成语——说不定就能帮你按下行动键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