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o xùn yī chóu
成语解释: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成语出处:清 李渔《闲情偶寄 演习 脱套》:“才锋笔藻可继还魂,其稍逊一筹者,则在气与力之间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稍遜一籌
英文翻译:just a little bit worse
稍:[shāo]副词。略微:稍有区别。[shào]〔稍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命令队伍从立正姿势变为休息的姿势。
逊:1.让出(帝王的位子):逊位。2.谦虚;谦恭:谦逊。出言不逊。3.差;比不上;不及:逊色。稍逊一筹。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筹:1.计数目或用作领取物品凭证的用具:竹筹。2.谋划:统筹兼顾。3.计策;办法:一筹莫展。
“稍逊一筹”这个成语大家平时都用过吗?先举个具体场景:小明和小红参加书法比赛,评委点评说:“小明的字刚劲有力,但整体布局上稍逊一筹。”这里的意思很直白——小明不错,但小红更好一点。
这时候有人会问:“那这和‘略逊一筹’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意思几乎相同,但“稍逊”更口语化,比如朋友间开玩笑:“你这游戏操作比我稍逊一筹啊!”语气里带着调侃而非贬低,用起来更轻松。
再来看职场中的例子。部门竞选组长时,领导说:“小李的方案创意很好,但在可行性上稍逊一筹。”这句话既肯定了小李的能力,又客观指出了短板。这种表达方式既避免打击积极性,又明确了改进方向,是不是比直接说“你不行”高明得多?
有人可能会疑惑:“难道只能用在负面比较里吗?”其实不然。比如妈妈对孩子说:“你画画很有天赋,不过素描基础比隔壁小美稍逊一筹,咱们周末去报个班?”这里既承认现实差距,又传递出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比单纯批评更有建设性。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分寸感。它像把软尺子,丈量差距时既不会让人觉得被否定,又能清晰传递信息。就像运动会上亚军选手说的:“今天状态不错,可惜在冲刺阶段稍逊一筹。”既尊重对手实力,又保留了自己的尊严。
生活中处处有比较,但用这个成语时,记得后面常跟着“不过”“如果”这样的转折词。比如:“虽然你的设计稍逊一筹,不过色彩搭配特别有新意。”这样的表达,既客观又不失温度,或许正是汉语的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