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jì fú lì
成语解释: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繁体字形:老驥伏櫪
英文翻译:able men tied down to a routine post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骥:1.好马:按图索骥。2.比喻贤能。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枥:1.马槽:老骥伏枥。2.同“栎”(lì)。
“老骥伏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特别接地气。比如公司里一位55岁的老员工,明明可以等着退休,却主动报名学编程,还带着团队开发新项目。同事问他图什么,他笑着说:“老马待在马槽边不代表它不想跑,我就是想试试自己还能不能跟上时代。”你看,年龄从来不是放弃成长的借口。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简单来说,它说的就是“有追求的人,哪怕年纪大了也不会躺平”。就像小区里70岁的张奶奶,去年刚学会用短视频拍自己的生活日常,现在粉丝都过万了。她说:“年轻时候忙着养家,现在才算真正活明白。”这种不服老的精神,比年轻人熬夜刷手机酷多了。
为什么这个两千年前的成语到现在还有人用?我发现现代人寿命变长了,但很多人才到40岁就自称“中年危机”。其实像演员吴彦姝84岁拿影后,王德顺79岁还能当T台模特,他们都在证明:人生的赛道不是短跑,而是可以随时重启的马拉松。重要的不是你现在几岁,而是你心里那团火还烧不烧得起来。
有人担心“年纪大了学东西太吃力”,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确实记忆力不如年轻时,但人生阅历就是最好的学习加速器。我们楼下的退休教师老李,用三年时间把自己变成了业余摄影师,他说:“以前教学生怎么看世界,现在用镜头看反而更透彻。”你看,经验这东西就像老酒,时间越久越能酿出新味道。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现代社会总爱给人生划截止日期:30岁该结婚、40岁该当领导、50岁该准备养老。但看看那些活得精彩的人,哪个是按这个剧本来的?老骥伏枥的故事其实在悄悄打破这些刻板印象,它告诉我们:只要还喘着气,人生就没有所谓的“保质期”。就像春天开樱花,秋天开菊花,不同的季节本来就有不同的绽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