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èn huǒ dǎ jié
成语解释: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成语出处: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同乘人之危
繁体字形:趂火打刼
英文翻译:rob the owner while his house is on fire
趁:1.利用(时间、机会):趁热打铁。趁风起帆。趁天还没黑,快点儿赶路吧。2.拥有:趁钱。趁几头牲口。3.富有:他们家特别趁。4.追逐;赶。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劫:1.威逼;胁迫:劫持。2.灾难:浩劫。遭劫。劫后余生。[劫波之省,梵kalpa]
你瞅瞅,"趁火打劫"这成语真挺有意思的!咱先举个栗子:前年地震那会儿,有商家把矿泉水卖到50块一瓶,这不就是典型的发灾难财吗?要我说啊,这种操作就像秃子头上抓虱子——明摆着欺负人。
哎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趁火打劫"和普通占便宜有啥区别?核心在于时机把握!好比说台风天卖天价雨伞,这就不是普通商机,而是专挑人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下刀子。说白了就是雪上加霜,伤口撒盐嘛!
再举个商战案例你品品。去年科技圈有个大新闻:某公司趁着竞争对手老板住院,连夜挖走整个研发团队。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网友都骂这是落井下石的典范。不过话又说回来,商场如战场,这种操作虽然不地道,但确实暴露出行业的残酷现实。
说到这儿,肯定有老铁要问:那咱们普通人咋防范呢?关键要练就火眼金睛!比如接到"快递丢失要赔钱"的电话,先别急着输验证码。这时候多问自己一句:"这不会是趁着我着急,想套路我吧?"保准能避开八成以上的诈骗陷阱。
最后唠点掏心窝子的话。依我看啊,趁火打劫能得逞,本质上还是信息不对称。就像去年我老家发大水,幸亏村干部提前组织物资调配,才没给奸商可乘之机。所以说,建立应急机制这事儿,真比事后谴责更重要!
要我说,这成语给咱最大的启示就是:困难时期最考验人品。甭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能坚持底线的那都是真汉子。就像邻居张叔说的:"钱可以再赚,良心丢了可就找不回来喽!"这话糙理不糙,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