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kǒu
  • báo
  • sh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kǒu báo shé

成语解释:见“轻嘴薄舌”。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这酸子轻口薄舌,专会做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尖酸刻薄

繁体字形:輕口薄舌

英文翻译:like to say nasty things about people

轻口薄舌的意思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成语评论

轻口薄舌”这个词,乍一听像是形容人吃不了辣,其实它和食物完全无关。这个成语专门用来批评那些说话不经大脑、随意贬低他人的人。比如同事小王开会时总爱插嘴:“你这方案也太老土了吧?十年前的数据还拿来用?”这种带刺的评论,既打击团队士气,又暴露自己的狭隘眼界。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人控制不住“轻口薄舌”?其实背后可能是自我保护机制在作祟——通过贬低别人来获得短暂优越感。就像邻居张阿姨总爱说:“现在的年轻人连饺子都不会包,我们那会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种比较式发言,本质是希望通过否定他人来确认自我价值。

换个角度看问题会怎样?上周在社区读书会上,听到位老先生说:“小陈推荐的这本书确实视角新颖,虽然和我熟悉的经典理论不同,但给了我们新的思考方向。”这种既肯定他人又表达观点的说话方式,既避免了轻口薄舌的陷阱,又促进了真正的思想交流。

个人认为,语言就像雕刻刀,用得好能雕琢美好关系,用得不好就会留下难以修复的划痕。与其用尖锐话语彰显存在感,不如学会“包着糖衣说真话”。就像提醒朋友衣服沾了污渍,完全可以说“你背后好像蹭到什么了,快去处理下”,而不是“你怎么总这么邋遢”。

改掉轻口薄舌的习惯,本质上是在培养“语言觉知”。当发现自己在评价他人时,不妨先做三秒停顿:这话是否客观?是否必要?是否善意?这三个问题就像三把筛子,能过滤掉很多伤人的语言碎屑。毕竟,温暖的话语才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而锋利的舌头终将割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