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i yáng bá hù
成语解释: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成语出处:《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形容人很骄横
繁体字形:飛揚跋扈
英文翻译:imperious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扬:1.高举;向上升:扬手。扬帆。2.在空中飘动:飘扬。飞扬。3.往上撒:扬场。4.传播出去:宣扬。5.称赞:颂扬。表扬。6.指江苏扬州:扬剧。
跋:1.在山上行走:跋山涉水。2.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跋语。题跋。本书的跋写得很精彩。
扈:随从;跟在后面:扈从。
提到“飞扬跋扈”,你会想到什么画面?或许是一个趾高气扬的人,走路带风、说话咄咄逼人。比如职场中有位经理,每次开会都打断下属发言,拍着桌子喊:“这事必须按我说的做!”下属稍有质疑,他便冷笑:“你懂什么?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这种用职位压人、无视他人感受的行为,正是“飞扬跋扈”的典型表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类人总是让人反感?关键在于他们打破了人际交往的平衡。比如历史上某些权臣,仗着皇帝宠信,私自调动军队、打压异己,甚至公开说:“朝中大事,我说了才算!”这种行为不仅威胁他人利益,更让整个环境充满压迫感。当一个人只强调自己的权威,却忽视合作与尊重,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有趣的是,“飞扬跋扈”有时也会反噬自身。比如某富二代开着豪车闯红灯被交警拦下,非但不认错,反而叫嚣:“你知道我爸是谁吗?”结果视频被传到网上,引发舆论声讨,最终连家族企业股价都受影响。这说明现代社会对平等意识的重视远超从前——再强的背景,也抵不过公序良俗的力量。
或许有人好奇:遇到飞扬跋扈的人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保持冷静但别沉默。比如同事总抢功劳还贬低你,可以私下找TA说:“我们一起优化方案如何?你的经验加上我的数据,效果会更好。”既维护尊严,又给对方台阶。毕竟,化解冲突的核心不是硬碰硬,而是引导对方看到合作的价值。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今仍有深刻意义。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有些人隔着屏幕口出狂言、肆意攻击他人,本质上也是一种“数字化的飞扬跋扈”。但别忘了,真实世界的成功往往需要同理心和团队协作——就像老话说的:“满招损,谦受益”,锋芒太露反而容易折断。
下次再遇到飞扬跋扈的人,不妨换个角度观察:他们的强势背后是否藏着不安?比如那个爱显摆的邻居,可能因为童年总被忽视才拼命刷存在感。理解不等于纵容,却能帮我们更理性地应对。毕竟,与其被别人的气焰影响心情,不如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时间会证明,踏实谦逊才是最长久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