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ǐ
  • láng
  • h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ǐ kū láng háo

成语解释: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成语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鬼哭狼嚎

英文翻译:wail like ghosts and howl like wolves

鬼哭狼嚎的意思

鬼: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哭: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哭诉。放声大哭。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嚎:1.大声叫或哭:狼嚎。2.同“号(háo)”。

成语评论

鬼哭狼嚎”这个成语到底该用在什么地方?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恐怖电影里的场景。其实它的本意是用来形容声音凄厉刺耳,比如狂风呼啸的深夜,老旧的木窗被吹得哐当作响,邻居家突然传来断断续续的哭声,这种时候你大概会嘀咕:“这动静简直像鬼哭狼嚎似的!”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关键在于它用动物叫声作比喻,瞬间激活了人类的原始恐惧。试想原始人在野外听到狼群嚎叫,或是误以为有鬼魂呜咽时,那种汗毛直竖的体验被浓缩成了四个字。不过现在更多时候,人们会用它调侃朋友唱歌跑调:“你唱《青藏高原》副歌那段,简直是鬼哭狼嚎现场版!”

这个成语只能描述声音吗?其实不然。去年参观当代艺术展时,有个装置作品用金属刮擦玻璃的噪音配合闪烁红光,整个空间充满令人不适的压迫感。我转头对同伴说:“这展览把视觉和听觉的鬼哭狼嚎融合得真到位。”可见当某种体验强烈到突破常规时,这个成语就能跳出声音的范畴。

有人觉得用“鬼哭狼嚎”太夸张?我倒认为这正是汉语的魅力。就像北方人说“饿得前胸贴后背”,南方人讲“吓得魂飞魄散”,这些夸张表达反而更精准地传递了感受。下次遇到楼上装修电钻声、广场舞音响和收废品喇叭三重奏时,你会不会觉得“鬼哭狼嚎”这个词格外贴切?

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正衍生出新用法。某次看电竞直播,选手被对手连环击杀时,解说激动大喊:“野区这波团战打得鬼哭狼嚎!”弹幕立刻刷满“真实”和“哈哈哈”。当年轻一代用古老成语描述全新场景时,语言就像活水,永远在流动中保持生命力。

鬼哭狼嚎的造句

  1. 造句 在凛冽的寒风中,我找到了冬天。冬天的风如鬼哭狼嚎一般吼着,冬风吹的那些枝干”嚓嚓“的响着。吹的路旁的树枝成了光着的胳膊;吹的道路上的黄沙,卷成了一片。窗外,风奏起了交响曲,卷着树叶和雪花舞动。
  2. 造句 我拉小夜曲的声音很难听,像鬼哭狼嚎。
  3. 造句 敌人被打得屁滚尿流,鬼哭狼嚎。
  4. 造句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狂风大作,有如鬼哭狼嚎般恐怖。
  5. 造句 早晨起床后,外面狂风呼啸,这声音听起来真像鬼哭狼嚎似的,真令人害怕。
  6. 造句 仅仅一场比赛之后,媒体就开始鬼哭狼嚎了。
  7. 造句 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上甘岭发起了总攻,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8. 造句 我军的炮火锐不可当,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溃不成军。
  9. 造句 你不要在这里鬼哭狼嚎,要让这里的人们有欢乐的气氛。
  10. 造句 我军把敌人打得鬼哭狼嚎,夹着尾巴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