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ū zhàn què cháo
成语解释:鸠性拙;不善营巢;而占居鹊所成之巢。
成语出处:《诗经 召南 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鳩占鵲巢
英文翻译:dog in the manger
鸠:1.鸟类。外形像鸽子。常见的有斑鸠,身体灰褐色,颈后有白或黄褐斑点。常成群吃谷物。2.聚集:鸠合(纠合)。
占:[zhàn]1.占据:霸占。强占。攻占。占座位。2.处在某一种地位或属于某一种情形:占优势。占上风。赞成的占多数。[zhān]1.占卜:占卦。2.姓。
鹊:也叫喜鹊。鸟类。喙尖,尾长,体羽大部为黑色,肩和腹白色。叫声响亮,主食昆虫,是益鸟。
巢:1.鸟的窝,也称蜂、蚁等的窝:鸟巢。蜂巢。2.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匪巢。倾巢出动。3.姓。
“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但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公司里新来的同事小王,明明能力一般,却靠着和领导的关系抢走了老员工负责的项目。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像“鸠占鹊巢”?别人辛苦搭好的平台,突然被后来者占据,甚至反过来排挤原主。
为什么人们会用“鸠占鹊巢”形容这种现象? 其实这个成语背后有个自然界的观察:斑鸠不会自己筑巢,反而把蛋下在喜鹊的窝里,让喜鹊替自己孵蛋。这种行为映射到人类社会,就成了“不劳而获”或“侵占他人成果”的典型比喻。
有个有趣的例子发生在小区花园。张阿姨每天清晨给流浪猫准备食盆,结果几个月后,食盆周围突然出现几只肥硕的鸽子,不仅吃光了猫粮,还霸占着喂食点不让猫咪靠近。这种动物界的“鸠占鹊巢”,是不是让人联想到某些爱占便宜的邻居?
这种现象是绝对负面的吗? 我倒觉得要分情况看。比如创业团队里,创始人辛辛苦苦搭建平台,如果后来者确实更有能力推动发展,这种“占据”反而可能带来进步。关键要看占据者是否创造新价值,还是单纯消耗既有资源。
记得朋友说起她表妹的故事:刚毕业的姑娘借住在她家三个月,结果不仅不交生活费,还私自把客厅改造成直播间。这种越界行为就是典型的“鸠占鹊巢”。但换个角度看,如果借住者主动分担家务、尊重房主规则,反而能成为互助的美谈。
现代社会里,“鸠占鹊巢”的现象其实在不断变形。比如网红抄袭原创内容、企业挖走竞争对手的核心团队。这些行为都在考验着规则与人性的平衡。重要的是保持清醒认知:我们可以警惕被侵占,但不必因此拒绝合作;既要守护自己的“巢”,也要给值得的人留扇窗。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鸠”是否带来了新价值?还是单纯在消耗现有资源?答案往往能帮助我们更智慧地应对。毕竟,世界需要筑巢的喜鹊,也需要学会分辨哪些鸠值得包容,哪些必须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