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ng jīn shí dài
成语解释:指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也指经济、文化最繁荣兴旺的时期。
成语出处: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黄金時代
英文翻译:golden age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代:1.代替:代课。代笔。代销。2.代理:代局长。3.姓。4.历史的分期;时代:古代。近代。现代。当代。5.朝代:汉代。改朝换代。6.世系的辈分:第二代。下一代。老一代。我们这一代。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代以上为宙,如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以下为纪。跟代相应的地层系统分类单位叫做界。
提到“黄金时代”,人们总会联想到某个领域的巅峰时期。比如文学史上的唐宋,科技革命中的工业革新,或是个人生命里最精力充沛的年华。但成语中的“黄金时代”究竟如何用?咱们先从一个问题切入:为什么古人用“黄金”比喻珍贵的事物?
来看例句:“互联网刚普及时,被称为信息共享的黄金时代。”这里“黄金”不仅代表价值,更暗含“短暂而耀眼”的特质。自问自答:为何用黄金不用钻石?因为黄金可塑性强,能熔铸成不同形态,恰似某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多元可能性。
再看另一个场景:“他在三十岁时迎来创作黄金期,三年出了五本畅销书。”这个用法揭示个人视角——黄金时代未必需要社会公认,个体突破同样值得记录。有个冷知识:宋代文人常把四十岁称为“金中年”,认为这是智慧与体力最佳平衡点,比现代“三十而立”的焦虑多了份从容。
有人问:“黄金时代过去后怎么办?”成语“老当益壮”给出答案。东汉马援六十二岁仍披甲上阵,证明辉煌未必只在年轻时。笔者在博物馆见过清代画家八大山人八十岁时的作品,枯笔焦墨中透着少年人没有的苍劲,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黄金时代?
观察现代职场会发现有趣现象:程序员把技术迭代期称作“黄金窗口”,农民视风调雨顺年为“黄金周期”。可见每个领域都有专属的“黄金刻度”,关键在于能否在特定时段集中突破。就像炒菜讲究火候,早一分钟没熟透,晚一分钟就过火。
最后思考个反常识观点:黄金时代或许正在被重新定义。过去认为“持续五十年”才算,现在可能某个爆发式增长的三五年就足够改写历史。就像竹子用四年时间扎根,第五年突然每天长高三十厘米,地表下的积累何尝不是另一种黄金时代?重要的是保持生长的自觉,无论土壤是否被阳光直接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