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án ér xī xià yǒu huáng jīn
成语解释: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男性不屈服
繁体字形:男兒膝下有黄金
英文翻译:Men have gold under their knees
男:1.男性。与“女”相对:男女平等。男演员。2.儿子:长(zhǎng)男。3.男爵,古代贵族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最末一等。
儿:1.雄性的:儿马。儿狗。2.后缀(注音作r)。3.名词后缀,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a)表示小:盆儿、棍儿、窟窿儿、小车儿。b)表示词性变化:吃儿、盖儿、卷(juǎn)儿(动词名词化);亮儿、尖儿、零碎儿(形容词名词化)。c)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门儿、根儿、油水儿。d)区别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儿(海洛因),老家—老家儿(父母和家中其他长辈)。4.少数动词的后缀:玩儿。火儿。参看〖儿化〗。“兒”
膝:1.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2.(Xī)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男儿膝下有黄金”到底想说什么?简单来说,这句话是劝人要有骨气,别动不动就低头认怂。比如老张被公司领导穿小鞋,同事劝他“忍忍算了”,他却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大不了换个地方从头干!”这种宁可辞职也不受窝囊气的态度,就是成语的典型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适用这种硬碰硬的道理吗?其实关键在于理解“黄金”的象征意义。就像外卖小哥小王,遇到无理投诉的顾客,他既没跪着道歉也没当面硬刚,而是掏出手机出示配送记录,不卑不亢地解释情况。这种用事实捍卫尊严的做法,既保住了饭碗又守住了骨气。
为什么用黄金做比喻?黄金的贵重和不易变形,恰好对应了人格尊严的珍贵与坚守。北宋文豪苏轼被贬黄州时,宁可开荒种地也不向权贵求饶,还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洒脱诗句。这种在困境中保持精神气节的表现,比单纯的下跪动作更有现实参考价值。
说到实际应用,我见过最妙的例子是社区调解员李姐。面对剑拔弩张的邻里纠纷,她常笑着说:“咱们膝盖里揣着金疙瘩的人,犯不着为这点事弯腰。”幽默的提醒既化解了矛盾,又让大家记着做人底线。这种灵活运用传统智慧的方式,或许比死守字面意思更聪明。
说到底,这个成语不是教人当榆木疙瘩。就像弹簧压得下去弹得起来才是真本事,关键时刻的弯腰未必是懦弱。老家修族谱时,八十岁的三叔公给祠堂里祖宗牌位行礼,跪得比谁都利索。但谁都知道,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这辈子从没向困难低过头。可见真正的骨气在心里,不在膝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