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n máo qī kǒng
成语解释:《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
成语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三毛七孔
英文翻译:Sanmaoqikong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孔:1.洞;窟窿:九孔桥。鼻孔。2.通达:孔道。3.文言副词。很:孔急。4.量词。用于窑洞:一孔土窑。
说到“三毛七孔”这个成语,可能有人会疑惑:这到底是形容人聪明,还是说心思复杂?举个例子,小李在团队会议上总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别人看到三个漏洞,他却能挖出七个关键点。这时候同事打趣道:“你这脑子真是‘三毛七孔’,藏了多少招啊?”其实,这里的“三毛七孔”并不是字面意思,而是比喻人思维缜密、观察细致。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用“三毛七孔”来形容这种特质?这要从古代中医理论说起。古人认为人的面部有“七窍”(眼耳鼻口),而“三毛”可能指代细微之处。合起来就是强调既能看到整体,又能关注细节的能力。比如医生看病,既要观察患者面色(整体),又要检查舌苔纹理(细节),这种全面性正是成语的核心。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老张开餐馆,别人只盯着菜品定价,他却把菜单排版、灯光亮度、服务员话术全琢磨透了。有人问他秘诀,他笑着说:“做生意得像‘三毛七孔’,少看一处都可能栽跟头。”这种思维方式在现代职场尤为重要——处理项目时既要把握大方向,也要预判潜在风险点。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平衡”。过度关注细节可能钻牛角尖,只看大局又容易忽略隐患。就像写代码的程序员,既要确保每行指令准确(三毛),又要考虑整个系统的兼容性(七孔)。这种思维模式其实可以刻意练习,比如每天复盘时问自己:“今天我关注了哪些显性问题?又发现了什么隐藏线索?”
最后分享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很多企业培训会专门教“三毛七孔式思考”,这说明快速变化的时代更需要复合型视角。下次遇到复杂情况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背后的智慧:像考古学家一样挖掘细节,像战略家一样统筹全局。毕竟,解决问题的钥匙往往藏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第七个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