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o
  • jiāng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dào wū jiāng xīn bù sǐ

成语解释:乌江:项羽兵败的地方。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我道:‘你不到乌江心不死,今已到了乌江,这心原也该死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分句;表示不达目的不罢休

繁体字形:不到烏江心不死

英文翻译:Never die before you reach Wujiang

不到乌江心不死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到:1.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到期。迟到。火车到站了。从星期三到星期五。2.往:到郊外去。到群众中去。3.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看到。办得到。说到一定要做到。想不到你来了。4.周到:想得很到。有不到的地方请原谅。5.姓。

乌:[wū]1.乌鸦,鸟名,有的地区叫老鸹、老鸦,羽毛黑色,嘴大而直。[乌合]喻无组织地聚集:乌之众。2.黑色:乌云|乌木。3.文言代词,表示疑问,哪,何:乌足道哉?4.姓。[乌呼]同“呜呼”,文言叹词,旧时祭文常用“呜呼”表示叹息。[乌孜别克族]我国少数民族。[wù][乌拉]同“靰鞡”。

江: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3.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唠唠“不到乌江心不死”这个成语。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它形容一个人不撞南墙不回头,非要把事情做到极致才肯罢休。比如老张家的闺女考研三年都没考上,家里人劝她找工作,她却说:“我啊,不到乌江心不死!”

等等,为啥非要用“乌江”这个词?这和楚汉争霸有关系嘛!想当年项羽被围垓下,明明有机会渡江逃走,可他偏要死战到底,最后自刎乌江。这不就是典型的“不到乌江心不死”吗?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倔劲儿到底是好是坏呢?

要我说啊,这事儿得看具体情况。就像我表弟创业做奶茶店,头两年亏得裤衩都快没了,硬是咬牙改良配方,结果第三年还真做成了网红店。这种“不到乌江心不死”就是正面的坚持。但要是像我邻居老王那样,非要用木工刨子修手机主板,那纯粹是瞎折腾嘛!

你可能会纳闷:怎么把握这个度呢?关键得看两点:第一,目标是不是现实可行;第二,过程中能不能及时调整策略。就像打游戏闯关,咱可以多试几次,但要是发现关卡设计有问题,还硬要拿头撞墙,那可真就成铁头娃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代社会讲究“快速试错”,有时候还真得有点“不到乌江心不死”的劲头。你看那些科技大佬,哪个不是经历过多次失败才成功的?所以说啊,这个成语就像辣椒面——用对了提鲜,用多了烧心。咱们既要保持冲劲儿,也得学会在关键时候踩刹车。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深呼吸三次,问问自己:我这到底是执着还是固执?就像我妈常说的:“该坚持时别松手,该转弯时别硬刚。”毕竟人生不是单行道,乌江边上说不定还有摆渡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