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g
  • xīn
  • l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ng xīn bǔ lòu

成语解释:船到了江心;才着手堵塞漏洞。比喻错失良机;补救已迟。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叶公》:“今为吾主计之,必先预为准备,莫待临歧勒马、江心补漏,是臣之愿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同船到江心补漏迟

繁体字形:江心補漏

英文翻译:too late

江心补漏的意思

江: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3.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补: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5.姓。

漏:1.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壶里的水漏光了。2.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锅漏了。那间房子漏雨。3.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漏尽更深。4.泄露:走漏风声。说漏了嘴。5.遗漏:挂一漏万。这一行漏了两个字。点名的时候,把他的名字给漏了。

成语评论

江心补漏”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江中心修补漏水的船,听起来像不像考试前一晚疯狂复习,或者月底才发现项目漏洞时的慌乱?比如有人总说“等下雨再修屋顶”,结果暴雨来了才发现自己蹲在屋顶上边淋雨边补窟窿——这时候的补救,吃力不说,效果还未必好。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总在问题严重时才行动?其实这和拖延心理有关。就像手机内存不足时总想着“再删两张照片就能用”,结果某天突然卡死才发现数据全丢。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反应,本质上是对风险的侥幸心理——总以为问题不会爆发,直到被现实狠狠敲醒。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并不完全消极。去年朋友公司遭遇服务器崩溃,团队连夜在机房抢修,硬是把可能持续三天的故障压缩到六小时解决。这让我想到:有些“江心补漏”反而能激发出平时隐藏的应急能力。就像某些运动员在比分落后时反而能爆发惊人潜力,关键看当事人是否具备化危机为转机的本事。

对比“未雨绸缪”,这两个成语像是时间轴上的两极。前者像定期体检的养生达人,后者像忍着牙痛才肯见医生的拖延症患者。但现实中完全避免“江心补漏”几乎不可能,毕竟谁也不能预判所有风险。重要的是在每次补救后建立预防机制,比如那个通宵修服务器的团队,后来就制定了每周系统巡检的规范。

有个现象值得玩味:很多创新恰恰诞生于补救过程中。就像疫情期间被迫线上办公的企业,意外发现了远程协作的高效模式。这或许说明,“江心补漏”带来的紧迫感,有时能打破固有思维定式。但聪明人不会总依赖这种高压状态,而是将其转化为日常改进的动力。

下次发现水杯出现裂缝,别等它突然漏水弄湿重要文件再处理。生活中的很多事,早半步行动就能避免后续的手忙脚乱。毕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多么擅长补漏,而在于让船少些漏洞,或者至少学会在风平浪静时检查船底。

江心补漏的造句

  1. 造句 百折不挠的决心若与科学法则相抵触,犹如江心补漏劳而无益。王尔德 
  2. 造句 和谐社会,杜绝腐败杂音;今事可追,何须船到江心补漏迟。
  3. 造句 船到江心补漏迟,隐患成灾时已晚。
  4. 造句 船到江心补漏迟,事故临头后悔晚。
  5. 造句 事态已严重到了这种境地,你再怎么补救也是江心补漏,为时已晚。
  6. 造句 这事早就提醒过他了,可他偏不听,非要弄到江心补漏的地步才来收拾,这不是太晚了?
  7. 造句 临堤走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8. 造句 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9. 造句 爆发后,才有所行动,那就是船到江心补漏迟了。
  10. 造句 马到悬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