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ān
  • shè
  • xi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kān shè xiǎng

成语解释:不堪:不能;设想:对未来情况的想象、推测。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成语出处: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内地膏脂,年年如些剥丧,岂堪设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指消极方面的事

繁体字形:不堪設想

英文翻译:be unbearable to contemplate

不堪设想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堪:1.可;能:堪当重任。堪称楷模。2.能忍受;能承受:难堪。不堪凌辱。3.姓。

设:1.设立;布置:设防。设宴。总部设在北京。2.筹划:设计。想方设法。3.假设:设想。设x=1。设长方形的宽是x米。4.假如;倘若:设有困难,当助一臂之力。

想:1.思考;动脑筋:敢想敢做。2.回忆:放在什么地方,我一时想不起来啦。3.怀念;惦记:母亲想着远行的孩子。4.希望;打算:他想上北京。5.预料;推测:没想到情况这么复杂。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不堪设想”这个成语,大家可能觉得它有点吓人,但说白了,它就是用来形容“事情糟到根本没法想象后果”的情况。举个栗子:“如果全球变暖再不控制,未来的生态灾难简直不堪设想。” 你看,这句话是不是让人瞬间脑补出冰川融化、物种灭绝的画面?说白了,这就是“不堪设想”的威力——用四个字就能让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那这个成语适合用在什么场合呢?”(自问自答环节来咯!)其实它特别适合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场景。比如你跟朋友聊熬夜的危害,可以说:“天天通宵打游戏?长期下来身体垮了可不堪设想!” 这么一说,对方立马能get到你的关心,还带点警示的味道。

不过话说回来,我倒是觉得这个成语用起来要讲究分寸。像“要是明天下雨,野餐计划就不堪设想了”这种小事儿,用它就显得小题大做了。毕竟“不堪设想”更适合描述系统性崩溃或重大危机,比如经济崩盘、自然灾害这种量级的事件。你看,用词也得看场合,对吧?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点心理学的小门道。当你说“后果不堪设想”时,其实是在激活对方的想象力——人们会不自觉地在脑子里补全最坏的结果。就像劝人别闯红灯,一句“被撞了后果不堪设想”比干巴巴的“危险”更有冲击力。这种语言技巧,用好了简直事半功倍!

最后唠点个人看法哈:现在网上动不动就说“xx行为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听得多了反而容易麻木。其实与其用成语吓唬人,不如把具体危害讲清楚。比如改说“乱扔垃圾会让海龟误食塑料袋致死”,是不是比空泛的“不堪设想”更有说服力?语言这玩意儿啊,关键还是得让信息真正入心,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不堪设想的造句

  1. 造句 在事实面前,我们的想象力越发达,后果就越不堪设想。
  2. 造句 用劣质材料建高楼,后果不堪设想。
  3. 造句 洪水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4. 造句 在事实面前,我们的想像力越发达,后果就越不堪设想。
  5. 造句 要是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
  6. 造句 他如此不听别人的劝告,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7. 造句 假如发生了核战争,后果如何,简直是不堪设想。
  8. 造句 没有经验的生活是不堪设想的。
  9. 造句 这种事是干不得的,一旦东窗事发,后果势必不堪设想。
  10. 造句 如果你坚持这样做,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