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 jiù bù kān
成语解释:不堪:不成样子。形容陈旧得不成样子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2回:“那新摆出来的烧饼,更是陈旧不堪,暗想这种烧饼,还有什么人要买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陈旧的东西
繁体字形:陳舊不堪
英文翻译:Out of date
陈:1.安放;摆设;排列:陈设。2.叙述;说明:条陈。详陈。3.时间久的;旧的:推陈出新。4.周朝国名(?—前478)。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为隋所灭。6.古又同“阵(zhèn)”。
旧:1.过去的;过时的(跟“新”相对):旧时代。旧经验。旧社会。不要用旧脑筋对待新事物。2.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跟“新”相对):旧书。旧衣服。窗纱旧了。3.曾经有过的;以前的:张家口是旧察哈尔省省会。4.老交情;老朋友:怀旧。念旧。亲戚故旧。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堪:1.可;能:堪当重任。堪称楷模。2.能忍受;能承受:难堪。不堪凌辱。3.姓。
哎,你别说,有些成语啊,真像老屋里的旧家具,蒙了灰却藏着故事。比如“刻舟求剑”这个词儿,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老掉牙了,但要是用对了场景,那叫一个传神!举个栗子,老王天天抱怨外卖配送慢,却死活不肯换平台——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刻舟求剑吗?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些老成语为啥听着像穿越来的?说白了,语言就像条河,新词儿哗啦啦往前冲,老说法自然显得不合时宜。不过话说回来,“守株待兔”这种词儿,用来形容那些等天上掉馅饼的伸手党,可比直说“懒”字生动多了吧?
嘿,你猜怎么着?前阵子见人用“掩耳盗铃”调侃网红滤镜开过头,差点没把我笑岔气。这老古董成语突然就活过来了,跟短视频时代的荒谬感完美适配。所以说啊,老词儿能不能焕发新生,关键得看咱会不会玩转新语境。
说到这儿,我倒觉着这些成语像传家宝。就拿“削足适履”来说,现在年轻人买鞋宁可磨破脚也要追潮流,跟古人硬改脚型有啥区别?历史总在循环,老成语反而成了照妖镜,照出人性里那些改不了的毛病。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满大街的新造词儿像雨后春笋,什么“内卷”“躺平”听着多带劲。那老成语会不会被拍在沙滩上?要我说啊,语言这玩意儿最讲实用,只要故事还在发生,总有几个老伙计能熬成经典款。就像我家那台老收音机,数字时代了,偶尔听听沙沙声反而有种踏实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