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néng zì bá
成语解释: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成语出处:《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不能解脱
繁体字形:不能自拔
英文翻译:inextricably bogged down in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耐”。2.姓。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哎哟喂,老铁们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啊?比如追剧追到凌晨三点,明明眼皮打架了还跟自己说“再看一集就睡”,结果天亮了——这不就是典型的不能自拔嘛!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为啥人这么容易陷进去呢?”说白了,大脑有时候就像个贪吃鬼,遇到短期快感就自动屏蔽长期后果,这招可太狠了。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小王最近迷上抽盲盒,每次都说“最后一次”,结果工资全砸进去了。你问他为啥停不下来?他挠挠头说:“总觉得下一盒能出隐藏款啊!”你看,这种赌徒心理配上未知的奖励机制,可不就是让人像掉进流沙坑似的,越挣扎越往下沉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能自拔未必全是坏事。比如说搞科研的大佬们,不都是沉迷在实验室里才搞出突破的?这时候问题来了:“怎么区分良性沉迷和恶性循环呢?”关键得看两件事:第一,这事儿长期对你有没有好处;第二,是不是挤占了其他重要事情的时间。就像吃火锅,偶尔放纵是享受,天天吃可就要闹肚子了。
个人觉得啊,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咱们比古人更容易被各种套路牵着走。手机刷着刷着就三小时过去了,游戏打着打着天就黑了。这时候就得学学壁虎断尾的智慧——发现情况不对,赶紧给自己按个暂停键。别总想着“再玩五分钟”,直接站起来去倒杯水都比硬扛强。
最后给大伙儿支个招:要是发现自己在某个坑里越陷越深,试着用第三视角看问题。比如问自己:“要是我闺蜜这么干,我会不会劝她收手?”这招可比喝鸡汤管用多了。记住咯,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调整方向,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自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