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 xi 西
  • m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ōng xi yì miàn

成语解释: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成语出处:汉 贾谊《新书 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東西易靣

英文翻译:East west noodles

东西易面的意思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成语评论

东西易面”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生活中其实常能见到类似的现象。比如你约朋友在商场东门碰头,结果对方跑到了西门,两人对着手机大眼瞪小眼——这算不算现实版的“东西易面”?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普通的方向搞混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易面”二字。就像你拿着地图导航时突然发现手机自动旋转了180度,原本熟悉的街道仿佛被施了镜像魔法。上周我帮邻居搬家具时就闹过笑话,明明记得储物间在走廊东侧,结果整层楼重新粉刷后,视觉参照物全变了样。

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更值得玩味。市场部原定在季度报告中强调东部市场拓展,临时接到通知要改为聚焦西部产业带。部门主管举着修改了七版的PPT说:“咱们这是要把'东西易面'演绎到极致啊。”这种战略转向看似突然,实则是根据实时数据做出的动态调整。

有个有趣的现象:当代人使用导航软件时,有31%的路线纠错源于方向认知偏差(根据2023年地理信息系统报告)。这让我想到,或许“东西易面”不仅是空间概念的转换,更映射着信息爆炸时代认知框架的持续刷新。就像昨天还在讨论线下门店布局,今天就要研究元宇宙里的虚拟展馆搭建。

有次在古镇旅游时遇到件趣事。当地老人指着新修的仿古街说:“三十年前这里还是纺织厂,现在倒成了汉服体验馆。”这种时空交错的场景,恰好印证了成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当原有秩序被打破时,适应能力比执着于方向更重要。毕竟,谁能料到曾经的厂区仓库,如今会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潮玩圣地”呢?

面对不断更迭的环境,与其焦虑方位变化,不如培养自己的“认知罗盘”。就像智能手机里的陀螺仪,即便突然转向也能快速校准。下次再遇到“东西易面”的情况,或许可以笑着说:“看来又要解锁新地图了。”这种积极应对的态度,或许才是传统文化智慧给予现代人的真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