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ǎng
  • sān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ǎng yì sān xīn

成语解释: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见不坚定

成语出处: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似怕人知道我们曾相识,两意三心,把旧时的好话都撇在一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意见不坚定

繁体字形:兩意三心

英文翻译:be of two minds

两意三心的意思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手头有重要的工作,却总忍不住刷手机、回消息,结果一天下来什么都没完成?这大概就是"两意三心"最生动的写照。这个成语形容人注意力分散,做事缺乏专注力,就像同时被两股意念拉扯,被三种心思纠缠。

举个真实场景:小王准备写年终总结,刚打开文档就收到微信消息。回复完同事的工作咨询,顺手点开朋友圈,被种草了网红餐厅。等反应过来时,午饭时间到了,文档里依然只有孤零零的标题。这种"既要工作又想社交还馋美食"的状态,完美演绎了"两意三心"带来的效率困境。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讲究多任务处理,这和"两意三心"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有效切换"和"无效消耗"的界限。就像厨师能同时照看三个灶台,是因为掌握了火候切换的节奏,而普通人若同时盯着三个烧水壶,很可能哪个都烧不开。

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那些真正高效的人,反而会刻意制造"单线思维"环境。有位作家朋友写作时会把手机锁进保险箱,用老式打字机创作。这种看似极端的选择,实则是对抗"两意三心"的智慧——当我们主动切断干扰源,专注力就会像聚光灯般照亮目标。

不妨做个实验:下次需要专注时,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用实体笔记本记录临时冒出的杂念。你会发现,那些"等会再处理"的事情其实多数并不紧急。这种把"两意三心"暂时寄存的方法,能有效提升思维清晰度,就像整理房间时先把杂物收进储物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选择性专注"或许比单纯强调努力更重要。就像摄影师懂得用景深突出主体,我们也需要学会在纷扰中聚焦核心事务。毕竟,人生这场马拉松,稳扎稳打的前行,远比左顾右盼的徘徊更能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