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èr xīn liǎng yì
成语解释: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閑时》:“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不专一
繁体字形:二心兩意
英文翻译:be of two about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大伙儿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比如小明一边复习考试,一边忍不住刷手机刷到半夜,结果第二天困得眼皮打架。这就是典型的“二心两意”嘛!你懂的,就像同时追两只兔子,最后可能啥也逮不着。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为啥人容易犯这个毛病呢?”其实啊,咱们的大脑就像个贪吃的小孩——看到新鲜信息就想尝一口。比如同事小美开会时既要记笔记又要回微信,结果会议重点没记住,客户消息还回串了行,这不就两头落空了吗?
那怎么破这个局呢?别急,这里有个小妙招。上周我写方案时也犯过这毛病,后来干脆把手机锁抽屉里两小时。嘿,你别说,效率直接翻倍!这就像老话讲的“一心不可二用”,专注做事的劲头儿才是真本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这时代信息满天飞,偶尔分心也挺正常。关键是要及时觉察,像开车时发现跑偏了方向盘,得赶紧调回来。比如买菜时想着工作,结果把芹菜当葱买回家,这种糗事咱可别干第二次。
依我看呐,二心两意就像同时开五个网页的电脑——运行速度肯定变慢。但人毕竟不是机器,偶尔的走神儿就当给大脑放个小假。重要的是学会及时止损,把飘走的注意力像风筝线一样慢慢收回来。
下次您要是发现自己又在边吃饭边追剧边刷朋友圈,不妨试试单线程操作。就像吃麻辣烫得先吹凉了再入口,专注当下才能品出生活的好滋味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