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jī ruò gǔ
成语解释: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
成语出处:宋 范成大《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丰肌弱骨自喜,醉晕妆光总宜。独立风前雨里,嫣然不要人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豐肌弱骨
英文翻译:Musculoskeletal
丰:1.丰富:丰满。丰盛。丰收。丰衣足食。2.大:丰碑。丰功伟绩。3.姓。4.美好的容貌和姿态:丰采。丰姿。丰韵。
肌:肌肉,人体和动物体的一种组织。由许多肌纤维集合而成。分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
弱:1.气力小;势力差(跟“强”相对):软弱。衰弱。他年纪虽老,干活并不弱。2.年幼:老弱。3.差;不如:他的本领不弱于那些人。4.丧失(指人死):又弱一个。5.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少于此数(跟“强”相对):三分之二弱。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哎哟,你别说,“丰肌弱骨”这成语乍一听还真有点抽象。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隔壁王叔家闺女,每天朋友圈晒健身照,肌肉线条那叫一个漂亮,结果爬个三层楼梯就喘得跟跑了马拉松似的——这不就是典型的“丰肌弱骨”吗?外表看着结实,实际上耐力还不如广场舞大妈。
等等,这成语核心到底想说啥?嘿,您可问着了!其实它重点在“内外反差”——就像你买了个包装巨华丽的月饼礼盒,拆开一看里头就俩豆沙馅的,咬一口还硌牙。这种表里不一的矛盾感,才是“丰肌弱骨”的精髓所在。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去年公司团建。行政部小李特意穿了最新款潮牌运动鞋,结果徒步三公里就脚底起泡,硬是让同事给背下山。您瞅瞅,这不活脱脱现代版“丰肌弱骨”?要我说啊,现在好些人光顾着捯饬外在形象,反而把最基础的身体素质给落下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成语也不全是贬义。你看博物馆里那些青花瓷,釉色饱满得像要滴出来,可胎体薄得透光——这种“脆弱的美”反而成了艺术价值。所以说啊,“丰肌弱骨”用对了地方,也能成就独特魅力。就像咱小区张奶奶,八十多了还天天涂口红,虽然走路要拄拐杖,但那份精气神儿谁看了不说好?
要让我说句掏心窝子的,现在社会确实容易让人陷入“表面功夫”的陷阱。不过老祖宗留下这成语,不就是提醒咱别当绣花枕头嘛?就像手机不能光看跑分,关键还得看系统优化。人呐,说到底还是得内外兼修,毕竟谁也不想被人说成是“带美颜滤镜的纸片人”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