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jī xiù gǔ
成语解释: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同“丰肌弱骨”。
成语出处:宋 袁去华《山花子》词:“雾阁云窗别有天,丰肌秀骨净娟娟。独立含情羞不语,总妖研。”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豐肌秀骨
英文翻译:Enrich the body and bones
丰:1.丰富:丰满。丰盛。丰收。丰衣足食。2.大:丰碑。丰功伟绩。3.姓。4.美好的容貌和姿态:丰采。丰姿。丰韵。
肌:肌肉,人体和动物体的一种组织。由许多肌纤维集合而成。分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
秀:1.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六月六,看谷(粟)秀。2.姓。3.清秀:秀丽。眉清目秀。山清水秀。秀外慧中。4.聪明;灵巧:内秀。心秀。5.特别优异:优秀。6.特别优异的人才:新秀。后起之秀。7.表演;演出:作秀。时装秀。泳装秀。[英show]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哎呦,说到“丰肌秀骨”这个成语,咱们先得搞明白它到底啥意思对吧?说白了,这就是形容人或物既有丰满的形态,又有清秀的骨架,就像你看健身房的教练——肌肉线条分明但又不显笨重,这种恰到好处的美感你说绝不绝?
举个栗子哈,咱聊聊敦煌壁画里的飞天。这些仙女个个衣带飘飘,手臂圆润却不臃肿,腰肢纤细但充满力量感,这不就是典型的“丰肌秀骨”嘛!可能有小伙伴要问:这和普通的美人图有啥区别?害,区别就在于人家既有唐代以胖为美的丰腴,又带着仙气飘飘的轻盈感,两种特质搁一块儿反而更耐看了。
再来说说现代建筑。你看广州塔那小蛮腰的设计,钢结构骨架纤细得像根针,但整体造型又饱满流畅。这时候肯定有人嘀咕:钢筋水泥怎么就和人体美学扯上关系了?您别说,好的设计就是能把力量感和优雅范儿捏在一块儿,这和成语里“丰肌”与“秀骨”的搭配简直异曲同工。
个人觉得哈,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那些“刚柔并济”的事物。就像咱老家门口那棵百年老槐树,树干粗壮得三人合抱,枝条却细密得像姑娘梳的麻花辫。这种反差萌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越想越有味道?现代社会讲究效率,但咱老祖宗早就明白“兼得”才是真本事。
最后提个冷知识,知道为啥书法讲究“骨肉匀停”不?写毛笔字时要是光有骨架像火柴人,或者满纸墨团像发面馒头,那都不成气候。必须得像颜真卿的字那样,笔锋遒劲如铁画银钩,墨色丰润似玉环出浴,这不活脱脱的“丰肌秀骨”现场教学嘛!
所以说啊,这个成语可不是简单的外貌描写,它藏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哲学。下次看到健身博主秀马甲线,或者见到故宫屋角那些精雕细琢的飞檐,您不妨琢磨琢磨:这算不算新时代的“丰肌秀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