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ǔ bù shēng fēng
成语解释: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相见了,便觉得分外高兴,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是这二种人与他说得活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人走路或办事
繁体字形:舉步生風
英文翻译:Make progress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埠”(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举步生风”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迈步就带起一阵风”,但实际想表达什么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人行动迅速、做事利落。比如公司开会时,领导刚布置完任务,小王立马起身说“我现在就去处理”,话音未落人已经走到门口,同事们看着他的背影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举步生风啊!”
有人可能会问:动作快就等于效率高吗?其实不然。举个反例:老张每天在办公室来回小跑,文件却总堆在桌上找不到。这说明“举步生风”不只是肢体动作快,更要配合清晰的思路。就像厨师备菜,真正的高手既不会慢吞吞翻找调料,也不会手忙脚乱打翻盐罐,而是每个转身都带着明确目的。
生活中如何活用这个成语呢?想象新手妈妈的故事更贴切。孩子半夜发烧,她三分钟量体温、装温水、找退烧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这时候对家人说“她照顾孩子真是举步生风”,既夸了行动力,又暗赞了为母则刚的应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快节奏时代容易让人误解“举步生风”就是一味求快。我曾在项目赶工时为了提速省略检查环节,结果返工反而耽误更多时间。这让我明白:真正的举步生风,应该像交响乐指挥——每个动作干净利落,但每个节拍都精准到位。
观察身边那些真正高效的人会发现,他们的“快”往往体现在提前规划上。比如同事总能在会议结束前整理好纪要,不是打字速度快,而是全程用思维导图记录要点。这种“脑力层面的举步生风”,或许比肢体速度更值得学习。
最后想说的是,掌握好“快与稳”的平衡尤为重要。就像骑自行车,蹬得太猛容易失控,保持合适节奏才能既省力又安全。下次看到有人雷厉风行时,不妨多留意他是否也带着这份游刃有余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