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ǒu
  • jiā
  • 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ǔ shǒu jiā é

成语解释:举:抬起;额:额头。拱手与额相齐,表示喜悦庆幸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谕若讷》:“上乃飞白‘安静’二字,以赐若讷,若讷然后举首加额,受而藏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表示喜悦庆幸

繁体字形:舉首加額

英文翻译:Raise the head and increase the amount

举首加额的意思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额:1.人的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分,也指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通称额头。2.牌匾:匾额。横额。3.姓。4.规定的数目:名额。定额。总额。余额。空额。超额。额外。

成语评论

举首加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换成大白话,其实就是“抬头摸额头”的动作。古人用这个姿势表达庆幸或感激,类似于现代人拍胸脯说“谢天谢地”。比如有人刚躲过一场车祸,可能会下意识地抬手碰额头长舒一口气——这就是“举首加额”的鲜活场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偏偏是摸额头?这和古代的生活习惯有关。过去人们认为额头是灵魂的居所,手碰额头既是对自身安危的确认,也带有祈福的含义。就像现在有人受惊吓后会摸心口一样,都是身体对情绪的自然反应。

在实际运用中,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劫后余生的情境。比如:“得知孩子在地震中平安无事,王婶举首加额,对着救援队连连鞠躬。”这个画面既传达了庆幸之情,又暗含了肢体语言的文化厚度。相较于直白的“非常高兴”,它更能引发画面联想。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人已经很少真正做这个动作了。但类似的肢体语言依然存在——比如球迷看到主队进球时会双手抱头,年轻人抽中大奖会捂嘴瞪眼。这些其实都是“举首加额”的变体,证明人类表达强烈情绪时,身体永远比语言更诚实。

在我看来,这类成语就像文化基因的活化石。它们或许不再贴合现代生活场景,但承载着先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下次遇到特别庆幸的事,不妨真的试试举手碰碰额头,说不定能体会到古人那种“劫波渡尽”的微妙心境呢。

当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角色做这个动作时,也不必觉得夸张。每个时代都有专属的情绪表达符号,就像未来的人看我们现在比心手势,大概也会觉得新奇有趣。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情感共鸣,而非拘泥于具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