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ǒng shǒu jiā é
成语解释:拱手:双手合抱致敬;加额:以手加额表祝贺。形容致敬庆贺
成语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贞集:“一日,海滨侯执帝手私语云云,帝拱手加额曰:‘皇天,皇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表庆贺
繁体字形:拱手加額
英文翻译:Hand vault
拱:1.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拱手。2.环绕:拱卫。众星拱月。四山环拱的大湖。3.肢体弯曲成弧形:拱肩缩背。黑猫拱了拱腰。4.建筑物成弧形的:拱门。连拱坝。5.姓。6.用身体撞动别的东西或拨开土地等物体:用身子拱开了大门。猪用嘴拱地。一个小孩儿从人群里拱出去了。7.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苗儿拱出土了。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额:1.人的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分,也指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通称额头。2.牌匾:匾额。横额。3.姓。4.规定的数目:名额。定额。总额。余额。空额。超额。额外。
“拱手加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比如老张听说儿子考上重点大学,激动得拱手加额连声道谢:“真是祖宗保佑啊!”这个动作既表达了感恩,又带着点传统仪式感。不过,为什么古人要用“手举到额头”这种方式表达情绪呢?
其实这个动作的核心在于“郑重”。古人对天地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往往通过肢体语言外化。比如《水浒传》里宋江被众好汉推举为首领时,众人皆拱手加额以示诚服——手举到额头的高度,既是身体力行的承诺,也是群体认同的象征。这种动作放到今天,大概就像职场中团队达成目标后击掌庆祝,只不过形式更庄重。
现代人还适合用这个成语吗?我倒觉得挺有意思的。上周公司项目险险过关,王组长对着电脑屏幕拱手加额:“可算赶在deadline前搞定了!”周围的90后同事都被他逗笑了。你看,传统文化元素只要用得恰当,反而能给日常生活增添趣味。这种略带夸张的表达,比干巴巴说句“谢天谢地”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讲究效率至上,这种繁文缛节还有必要保留吗?我认为关键在理解其精神内核。就像我们虽然不再作揖磕头,但遇到值得感激的事,发个表情包说“给大佬递茶”,本质上和古人拱手加额是相通的。重要的是保持那份对他人、对机遇的珍视态度,形式倒可以与时俱进。
最近看纪录片,发现福建某些村落保留着祭祀时拱手加额的习俗。老人们说这个动作能让人暂时放下手机,真正静下心来感受仪式氛围。这让我想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或许我们需要更多这样充满仪式感的表达,让真挚的情感有具体的承载方式。下次遇到特别幸运的事,不妨试试边拍大腿边来句“这可真要拱手加额了”,说不定会成为你的专属庆祝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