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ǒu
  • fè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ǔ shǒu fèn bì

成语解释:举:抬起;奋臂:有力地高举手臂。形容精神奋发

成语出处:宋·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何暇举首奋臂,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舉首奮臂

英文翻译:Raise your head and arms

举首奋臂的意思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奋:1.鼓起劲来;振作:振奋。兴奋。勤奋。2.摇动;举起:奋臂高呼。奋笔疾书。3.姓。

臂:[bì]胳膊:左臂。臂力。振臂高呼。[bei]见〖胳臂〗。

成语评论

举首奋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描述的其实是一种特别有画面感的动作——昂起头、挥动胳膊,传递着“我要行动了”的决心。比如同事老张看到项目进度落后,突然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咱们不能坐等结果,得主动出击!”这场景是不是立刻让人联想到“举首奋臂”的气势?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摩拳擦掌”有什么区别呢?关键在于动作背后的情绪。“举首”代表目标明确,“奋臂”强调付诸行动,组合起来更像“既有方向又有干劲”。比如学生小美备考时,每天五点起床背单词,室友问她怎么这么拼,她眼睛发亮地说:“我要考上北大法律系!”这种带着清晰目标的积极状态,就是典型的“举首奋臂”。

现实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时刻:公司遇到突发危机,平时沉默的实习生突然主动请缨:“这个技术难题我来试试!”这时候主管看到的不仅是他的举手动作,更是他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这种自发的担当精神,往往能带动整个团队的氛围。

我观察到,那些善于“举首奋臂”的人有个共同点:他们不把困难当终点,而是看作行动的起点。邻居王叔退休后自学短视频制作,现在成了社区的红人。他常说:“甭管年纪多大,想做的事就得伸手去够。”这种心态或许就是这个成语最好的现代注解。

下次当你面临重要选择时,不妨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主角。工作汇报前深呼吸挺直腰板,谈判僵局时主动打破沉默,这些微小的“举首奋臂”时刻,正在悄悄改写你的人生剧本。毕竟机会更偏爱那些既看得清方向,又愿意伸出手抓住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