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i guān yù jué
成语解释:买卖官爵。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至于民间说事,买官鬻爵,只要他一口担当,事无不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等
繁体字形:買官鬻爵
英文翻译:Buy an official
买:1.购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2.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拉拢:收买。买通。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鬻:卖:鬻画。鬻文为生。卖官鬻爵。
爵:1.古代饮酒的器皿。2.爵位,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封爵。公爵。
“买官鬻爵”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它描述的现象古今中外都存在。比如,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富商为了当上县令,花重金贿赂知府,结果上任后拼命搜刮民财“回本”,最后被百姓联名告发。这故事里,钱权交易直接破坏了社会公平,也让人感叹:为什么总有人愿意冒险走这条歪路?
有人可能会问:“买官鬻爵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实本质是用利益置换公共权力,就像用糖衣炮弹击穿制度防线。这种行为不仅损害政府公信力,更会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失去机会——试想如果医院主任的职位能明码标价,谁还会认真培养医术?
现代职场中,这种现象可能换个马甲继续存在。某互联网公司曾爆出“晋升包过”的潜规则,中层管理者收钱帮下属修改考核数据。这种变相的利益输送,本质上和古代买官没什么区别。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数字化系统记录晋升流程,就像给权力装上了“行车记录仪”。
有趣的是,买官鬻爵有时会催生黑色幽默。清代小说《官场现形记》里,有个捐官上任的候补道台,因为不识字闹出把“民宅”当“衙门”的笑话。这种荒诞情节背后,藏着作者对当时官僚体系的辛辣讽刺——当官职成为商品,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都会扭曲。
个人认为,这类现象最可怕的不是某次具体交易,而是它像病毒般侵蚀人们对公平的信念。就像看到插队者总能得逞,守规矩的人自然会动摇。但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历史教训,现代社会才更需要透明公开的选拔机制,比如公务员考试全程录像,企业竞聘引入第三方监督,这些进步都值得点赞。
最后想分享个真实案例:某地教育局长落马后,人们发现他办公室里贴着“清正廉洁”的书法作品。这种讽刺画面提醒我们,杜绝买官鬻爵不能只靠道德说教,更需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毕竟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