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 guān yù jué
成语解释:鬻:卖;爵:爵位,官爵。出卖官爵,以敛取财物。
成语出处:《魏书 司马睿传》:“兵食资储,敛为私积;贩官鬻爵,威恣百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繁体字形:販官鬻爵
英文翻译:sell offices and barter ranks
贩:1.商人卖货物:贩粮食。贩牲口。2.贩卖货物的小商人:小贩。摊贩。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鬻:卖:鬻画。鬻文为生。卖官鬻爵。
爵:1.古代饮酒的器皿。2.爵位,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封爵。公爵。
哎,你瞅瞅这“贩官鬻爵”四个字,乍一听是不是挺唬人?说白了,这就是古代卖官换钱的骚操作嘛!比如《汉书》里就提过,汉武帝为了打仗缺钱,直接明码标价卖官职——交够五万钱就能当个“郎官”。这操作放现在,简直比直播带货还刺激啊!
那有人要问了:“古代皇帝为啥要干这种自毁根基的事儿?”嘿,这问题问得妙!说白了就是“钱不够,官来凑”。国家打仗、修工程哪样不烧钱?卖官就像开了个临时充值通道,能快速回血。不过副作用也明显——你想想,买个官的人能是清官吗?肯定得从老百姓身上捞回本啊!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明朝末年有个叫周奎的国丈,靠卖官赚得盆满钵满。结果李自成打来的时候,崇祯皇帝找他借钱充军费,这老小子哭穷说家里只剩五百两银子。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典型的“用贪官救急,用清官送终”吗?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虽然没“贩官鬻爵”这词儿了,但某些企业里“花钱买职位”的潜规则,是不是也算变种版本?比如某公司领导收钱给关系户安排岗位,这不就是现代职场版的“权力变现”嘛!不过咱得乐观看啊,现在举报渠道可比古代畅通多了,法治社会可不是吃素的!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权力这东西就像高压锅,密封不好准爆炸。你看那些搞权钱交易的,有几个能全身而退?所以说啊,甭管古代现代,守住底线才是真本事。咱们普通人虽然管不了大环境,但至少能做到“不买票,不插队”,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