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ài guān yù jüé
成语解释:官:官职;官位;鬻:卖;爵:爵位;原指君主制国家中;封建贵族的等级。出卖官职和爵位。指旧时执掌大权的人利用手中的职权换取钱财。
成语出处:《宋书 邓琬传》:“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賣官鬻爵
英文翻译:sell offices and barter ranks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鬻:卖:鬻画。鬻文为生。卖官鬻爵。
爵:1.古代饮酒的器皿。2.爵位,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封爵。公爵。
说到“卖官鬻爵”这个成语,字面意思就是用钱买官职和爵位。比如有人可能会问:“古代真的有人花钱就能当官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汉书》里提到,东汉末年朝廷财政吃紧,甚至明码标价出售官职——出钱多的当太守,钱少的当县令。这种行为看似解决了短期财政问题,却让毫无能力的人占据要职,最终加速了王朝的腐败。
那这个成语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比如有人问:“难道现在还有人‘卖官鬻爵’吗?”虽然现代社会有严格的选拔制度,但个别案例依然存在。比如某公司高管私下收钱给亲戚安排管理岗位,结果导致团队效率下降、员工怨声载道。这说明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权力和利益的私下交易都会破坏公平性。
为什么这种现象难以根除?核心问题可能在于人性中的贪婪。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村里修路工程招标时,村长收了包工头的红包,把项目交给技术不过关的熟人。村民发现路才用半年就开裂,这才意识到“拿钱办事”的代价有多大。这种短视行为往往让少数人获利,却让集体利益受损。
个人认为,“卖官鬻爵”的本质是用非正常手段打破规则。它像一剂慢性毒药,短期内看似解决问题,长期却腐蚀整个系统的健康。不过值得乐观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通过公开招标、透明公示来防范这类问题。比如某些地方政府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招标流程,任何人都能追溯操作记录,这就是用科技推动公平的典型案例。
下次听到有人说“花钱就能搞定”,不妨多问一句:“这件事真的符合规则吗?”就像古人用“卖官鬻爵”警示后人,今天的我们更需要用制度和监督守住底线。毕竟,阳光照到的地方,暗箱操作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