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èr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wú èr xīn

成语解释:立誓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二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誓無二心

英文翻译:Swearing without two hearts

誓无二心的意思

誓:1.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发誓:誓师。誓不甘休。誓为死难烈士报仇。2.表示决心的话:宣誓。起誓。发个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评论

誓无二心”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发誓不会有第二个想法”,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绝对忠诚。比如,员工对老板说:“我既然加入公司,就一定誓无二心,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这句话背后传递的不仅是承诺,更是一种责任感和信任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誓无二心”在现代社会依然重要?举个例子,团队合作中,如果成员各怀心思,项目可能因为内耗而失败;而如果大家目标一致、互相信任,效率会大大提高。这种“拧成一股绳”的状态,正是“誓无二心”的现实意义。

不过,完全“没有二心”是否可能?这其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婚姻中,夫妻承诺彼此忠诚,但生活中难免遇到矛盾或诱惑。这时候,“誓无二心”更像是一种理想状态,提醒人们主动维护关系,而非绝对禁止其他可能性。就像种一棵树,需要定期浇水修枝,而非种下后放任不管。

个人认为,“誓无二心”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主动性。它不是被动的约束,而是主动选择坚守立场。比如创业者对初心的坚持:“哪怕市场风向变化,我对产品理念誓无二心。”这种态度既能避免盲目跟风,也可能面临转型困难的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在坚定与灵活之间找到平衡。

再比如历史故事中,诸葛亮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就是“誓无二心”的经典体现。但换个角度看,如果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比如公司战略错误时,员工是否还要“誓无二心”?这时候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承诺的合理性,避免陷入愚忠。毕竟,真正的忠诚需要智慧作为支撑。

生活中,我们既需要“誓无二心”的坚定,也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导航开车,既要有明确的目的地(方向不变),又要根据路况随时调整路线(应对变化)。这种动态的平衡,或许才是理解这个成语的现代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