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
  • mào
  • shǐ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 mào shǐ shí

成语解释:见“亲当矢石”。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勇敢

繁体字形:親冐矢石

英文翻译:To fall in love with a stone

亲冒矢石的意思

亲:[qīn]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2.婚姻:亲事。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5.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6.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qìng]〔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冒:[mào]1.透出;往上升:冒汗。冒烟。冒火苗子。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冒雨。冒险。3.鲁莽;轻率:冒失。冒昧。4.假充:冒名。冒牌。[mò]〔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七天七夜。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但仍常南侵。顿(dú)。

矢:1.箭:有的(dì)放矢。2.古又同“”:矢口抵赖。矢志不移。3.古又同“”:遗矢。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成语评论

亲冒矢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背后有个挺生动的画面。想象一下古代战场上,箭如雨下、飞石乱砸,这时候有个将领不躲在后方,反而冲到最前线指挥作战——这就是“亲冒矢矢石”的场景。比如《三国演义》里曹操亲自带兵攻打张绣,虽然差点丢了性命,但士兵们看到主帅都豁出去了,士气瞬间高涨。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又不用打仗了,这成语还有意义吗?”当然有!比如公司推出新项目时,如果领导自己熬夜研究方案、主动试错,团队自然会觉得“老板都这么拼,我怎么能摸鱼”。这种“亲自下场”的态度,放在今天就叫“躬身入局”,和“亲冒矢石”的核心一模一样:关键人物不摆架子,敢担风险。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物业要改造绿化带,业委会王叔天天顶着大太阳在现场盯进度,有业主抱怨噪音他就当面解释。有人问他为啥不坐办公室,他笑着说:“我不来盯着,怎么知道灌木该种多高?”你看,这就是现代版的“亲冒矢石”——解决问题的诚意,比喊口号管用多了。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打破了“领导就该运筹帷幄”的刻板印象。就像疫情期间,那些穿上防护服帮居民送菜的社区书记,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领导力,不是说“给我上”,而是说“跟我上”。这种精神放在任何时代都闪闪发光。

下次遇到需要攻坚克难的事情,不妨想想“亲冒矢石”这个词。它提醒我们:面对挑战时,站在前排的人最有说服力。毕竟,再完美的计划,也比不上带头行动带来的信任感。这种以身作则的能量,就像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会带动整个团队向前。

亲冒矢石的造句

  1. 造句 在五年前的淞沪战场上,他就亲冒矢石冲锋在先,负伤十余处。
  2. 造句 况且自黄巾作乱以来,虎威将军亲冒矢石,剿黄巾、破黑山、诛管亥、救北海,南征北战,无往不克!孙坚以为,这盟主之位,非虎威将军莫属!
  3. 造句 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
  4. 造句 先是带领着大军猛攻阜成门,亲冒矢石,冲在了第一线。
  5. 造句 岳飞亲冒矢石,跃马环城侦察地形,寻找主攻方向,看准了东北角的敌楼。
  6. 造句 在这时,霍翼站了出来,安定了人心,亲冒矢石,和城里的驻军一起死守住了这个边关的要塞。
  7. 造句 玄德仁德之名播于天下,今日又亲冒矢石,逐退曹操,吾决定将徐州托付于他,还望玄德不要推托,如此吾死亦能瞑目矣。
  8. 造句 听说骁上阵以来,都是亲冒矢石,冲锋在前,所以士气如鸿,极得将士的爱戴敬慕。
  9. 造句 如今我江东六郡,是诸将军率多少健儿抛头颅、洒热血,伯符更跨马砾阵,亲冒矢石,才寸寸争夺而来;又是诸位先生殚精竭虑,苦心经营,方有今日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