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óng cháng jì jiào
成语解释:犹言从长计议。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不急于作出决定
繁体字形:従長計較
英文翻译:Take the long view
从:[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纵”,竖,直。2.古同“纵”,放任。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较:1.比较(高低大小等):较量。较劲儿。2.用于比较性状、程度:产量较去年有显著增加。3.表示具有一定程度: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4.计较:锱铢必较。5.明显:彰明较著。二者较然不同。
大伙儿常说“从长计议”,可这词儿到底咋用才合适呢?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隔壁老王想开奶茶店,立马就要租最贵的商圈铺面。他媳妇儿却说:“这事儿得从长计议,咱先调研下周边客流量,别急着掏空家底。”您瞅见没?这种需要权衡利弊的决策场景,用这成语就特贴切。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从长计议和普通说‘慢慢来’有啥区别?”哎您别说,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比如小张想转行当程序员,报了个速成班就想跳槽。他导师劝道:“转行得从长计议,先打好基础再实战。”这里可不只是说“别急”,更强调要有系统规划,像制定学习路线图、积累项目经验这些步骤,对吧?
再来看个反例体会深意。老李炒股看见涨停板就all in,结果被套牢后直拍大腿:“早知道该从长计议啊!”您品品,这成语自带“战略眼光”的buff,跟那种盲目等待完全不是一码事。说白了,它就像人生路上的导航仪,既要看清远方红绿灯,又要避开眼前坑洼。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短视频动不动就说“三天瘦十斤”“月入十万秘籍”,这不就跟从长计议反着来吗?依我看呐,老祖宗的智慧还真不过时——就像种庄稼得等季节,养孩子要看成长,有些事真急不得。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其实吧,用好这个成语的关键在“计”字。上周我帮表弟规划留学,掰着指头给他算:语言关要多久?专业课程咋衔接?实习机会哪里找?这不就是从长计议的活教材嘛!记住咯,它不是让人躺平摆烂,而是教咱把望远镜和显微镜配合着用。
下次遇到需要决断的事儿,不妨先喝口茶压压惊。把时间轴拉长到三年五载,眼前的焦虑可能就变成小水花了。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每天的搬砖方向可得盘算清楚,您说是这个意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