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jīn
  • j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jīn jì jiào

成语解释: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成语出处:《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斤斤計較

英文翻译:square accounts in every detail

斤斤计较的意思

斤:1.市制质量单位。10两为1斤,100斤为1担。1斤原为16两,后改为10两,合500克。2.古时砍伐树木的工具。

斤:1.市制质量单位。10两为1斤,100斤为1担。1斤原为16两,后改为10两,合500克。2.古时砍伐树木的工具。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较:1.比较(高低大小等):较量。较劲儿。2.用于比较性状、程度:产量较去年有显著增加。3.表示具有一定程度: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4.计较:锱铢必较。5.明显:彰明较著。二者较然不同。

成语评论

斤斤计较”这个词,听起来像不像菜市场大妈为了几毛钱和摊主讨价还价的场景?比如:“老王买菜时总爱斤斤计较,连一根蔫了的青菜都要挑出来让老板打折。”这种细节上的执着,虽然让人觉得有点“龟毛”,但也侧面反映出他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有人可能会问:“斤斤计较到底是好是坏?”其实,这要看用在哪儿。比如职场上,“小李对项目预算斤斤计较,硬是把成本压低了15%”,这里的“计较”就是优点,说明他责任心强;可如果换成“朋友聚餐时,小张连AA制的零头都要算到小数点后两位”,这种计较就容易让人觉得不够大气。

我有个观察挺有意思:越是熟悉的人之间,反而越容易斤斤计较。比如夫妻俩为“谁洗碗次数多”较劲,父母跟孩子算“补习班花了多少钱”。这些看似琐碎的计较,背后其实藏着期待被重视的心理需求——就像我妈总念叨“我天天做饭你都不夸”,计较的哪是那顿饭,分明是想被认可。

换个角度看,现代社会教我们别太计较,但有些事还真得计较。比如说签合同时的条款细则,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指标,这时候的“斤斤计较”就是对自己负责。就像我朋友买房时,把物业费包含的每项服务都问得清清楚楚,结果入住后省了好多麻烦。

其实生活中,关键要找到“计较”的平衡点。菜价可以商量着来,但别为五毛钱吵半小时;工作细节需要抠,但别在团队合作时死磕无关紧要的格式。就像炒菜放盐,撒一把会齁,撒几粒刚好提鲜——计较的“剂量”决定它是良药还是毒药。

最后想说,与其纠结要不要计较,不如先问问自己:这件事三年后还重要吗?那些真正影响生活品质、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的事,值得较真;而像“外卖少送包纸巾”这种小事,或许笑着摆摆手更划算。毕竟人生不是数学题,有时候“差不多”才是刚刚好。

斤斤计较的造句

  1. 造句 不必太过斤斤计较,愿意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吃亏多了,总有厚报;爱占便宜的人,定是占不了便宜,赢了微利,却失了大贵。
  2. 造句 不要对小事情斤斤计较,连他迟一点点回你的电话都大发雷霆,他会觉得你不懂得体谅他人,不通情达理,没法跟你生活一辈子。
  3. 造句 生活,其实是很美好的。不要再为邻里间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再为过往的烦恼而闷闷不乐,不要再为曾经的得失而耿耿于怀拉。把心胸放宽些,把心态摆平和点,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你会发现生活真的是挺美好的。
  4. 造句 以后也要做一个大度的人,不斤斤计较。这样办任何事速度都会很快,可以化解一些矛盾,更可以使事情皆大欢喜。
  5. 造句 做人要含蓄点,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放在心中自己知道就算了。
  6. 造句 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马克思 
  7. 造句 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
  8. 造句 心胸狭隘、鼠肚鸡肠、斤斤计较、命不久长。宽宏大度、心旷神怡、处事大方、长寿健康。
  9. 造句 杨东是一个豁达的人,不爱斤斤计较。
  10. 造句 别再为那件小事斤斤计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