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ì yù rú huā
成语解释:似:似乎,好像。像美玉和鲜花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美艳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公寓的老板就能请出一两位似玉如花的大姑娘作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女子姿容秀丽
繁体字形:佀玉如蘤
英文翻译:Jade like flower
似:[sì]1.像;如同:似是而非。何其相似乃尔。2.副词。似乎;好像:似属可信。貌似有理。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shì]〔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似大雨。飞也似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似。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似玉如花”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当我们形容一个女孩既清秀又明媚时,可以说:“她站在桃树下,眉眼含笑,似玉如花的面庞在春光里格外动人。”这里的“玉”强调了肌肤的温润通透,“花”则突出了容貌的鲜活娇艳,两者结合瞬间勾勒出灵动的画面感。
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夸人吗?其实不然。比如描写江南水乡的清晨:“薄雾中的古镇似玉如花,青瓦白墙泛着珍珠般光泽,河面浮萍如碎花点缀其中。”这里将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精致感,通过玉的莹润与花的繁密巧妙融合,打破了成语仅用于形容外貌的刻板印象。
注意到“似玉如花”和“如花似玉”的区别了吗?虽然字序调换,但核心意象并未改变。不过在实际使用中,“如花似玉”更常见于形容年轻女性,而“似玉如花”因其独特的节奏感,在文学创作中反而能带来耳目一新的表达效果。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它构建了双重比喻系统。玉代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温润美,花象征转瞬即逝的鲜活美,当两者相遇,既传递了视觉冲击力,又暗含了对于美好事物脆弱性的思考——就像我们在博物馆看到明代青花瓷时会感叹:“这些器皿历经百年仍似玉如花,釉色里仿佛凝固着匠人对永恒的执着。”
若想避免用词重复,可以尝试场景转换。比如描绘现代首饰设计:“设计师将碎钻排列成蒲公英造型,银链在灯光下流转着似玉如花的辉光。”这种跳脱传统语境的应用,反而能让古老成语焕发新生机。说到底,语言就像玉石雕琢,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光泽,也要打磨出契合时代的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