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huā rú jǐn
成语解释: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华彩绚丽,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恰好凑着吉日良时,两对小夫妻,如花如锦,拜堂合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华彩绚丽
繁体字形:如蘤如錦
英文翻译:Flowers like brocade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锦:1.丝织物的一种。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地上织出的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有库锦、蜀锦、宋锦、云锦等。2.形容鲜明华丽的色彩:锦霞。锦鸡。
说到“如花如锦”,这个成语总让人联想到色彩斑斓的画面。比如春日公园里,樱花、桃花层层叠叠地绽放,游客们举着手机拍照,整条小路被花瓣铺成地毯——这不就是“如花如锦”的鲜活场景吗?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花团锦簇”呢?其实两者都描绘繁盛景象,但“如花如锦”更强调整体视觉的绚烂感,而后者侧重密集聚集的状态。
记得去年参加朋友婚礼,宴会厅布置得特别讲究。从天花板垂落的紫藤绢花足有二十米长,桌布绣着金线牡丹纹样,灯光一打,满屋流光溢彩。当时有位长辈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能把日子过成如花如锦的模样。”这句话让我忽然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能形容具体景象,还能比喻生活的精致与用心。
有人疑惑:成语里的“锦”到底指什么?其实古代锦缎需要工匠耗时数月织就,经纬交织出复杂图案。就像我们常说的“锦绣前程”,既包含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也暗含需要用心经营的深意。若把人生比作织锦,每个选择都是丝线走向,最终才能呈现独特纹样。
在杭州丝绸博物馆见过明代万字纹妆花锦,隔着玻璃都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华丽。这种视觉冲击让我联想到现代城市夜景——高楼LED屏变幻的图案、车流划过的光带、商场橱窗的霓虹,共同构成数字时代的“如花如锦”。传统与当代的审美追求,本质上都在捕捉那份令人心动的璀璨。
有次逛老城区的夜市,摊主们支起星星灯,烧烤架上腾起的烟雾混着各色招牌的光晕,空气里飘着糖炒栗子的甜香。这市井版的“如花如锦”反而更显生动,说明美好未必需要宏大叙事,平凡日子里用心点缀的光亮,同样值得被看见。或许下次遇到值得驻足的风景,我们也能笑着说:且看此处如花如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