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 zú jiè yì

成语解释:何:怎么;介意:放在心上。指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度尚传》:“所亡少少,何足介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指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繁体字形:何足介意

英文翻译:not worth a thought

何足介意的意思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担。[hē]古同“”,谴责。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介:1.在两者当中:介绍。媒介。这座山介于两县之间。2.介绍:内容简介。3.存留;放在(心里):介意。介怀。4.姓。5.铠甲:介胄。6.甲壳:介虫。介壳。7.耿直;有骨气:耿介。8.用于人,相当于“个”(多表示微贱):一介书生。一介武夫。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成语评论

何足介意”这个成语,乍一听有些文绉绉,但它背后藏着一个特别实用的生活态度。简单来说,就是提醒人们别把小事儿太当回事儿。比如同事开会时无意说错了一句话,或是排队时有人插队,这时候心里默念一句“何足介意”,可能瞬间就能把堵在胸口的闷气给顺下去。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让人“忍气吞声”吗?其实大不相同。忍气吞声往往带着委屈,而“何足介意”更像主动选择——就像你手里有杯水,晃了一下洒出几滴,与其纠结弄湿的袖口,不如笑着擦干继续往前走。这种心态不是懦弱,而是把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事。

记得刚工作那会儿,有次熬夜做的方案被领导批得一无是处。当时气得午饭都吃不下,但现在回头看,那不过是个二十页的PPT而已。后来遇到类似情况,我就会想:五年后的自己还会记得这个细节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这种“时间滤镜”特别能帮人分清什么是真值得在意的。

当然,不是所有事都能用这四个字打发。比如原则性问题或伤害他人的行为,这时候反而需要较真。但生活中80%的烦心事,可能都适用“何足介意”的智慧。就像开车时遇到加塞,与其路怒发作,不如当作练习情绪管理的机会——毕竟安全抵达才是关键。

有个有趣的发现:越是活得通透的人,越擅长给生活做减法。他们不是不在乎,而是清楚知道该在哪里用心。就像整理房间时,有些旧物看着碍眼,但真要扔掉又舍不得。这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件东西配占据我的人生空间吗?答案往往就清晰了。

下次遇到烦心事,不妨试试这个思维开关:先判断这事的影响周期有多长,再衡量它对你核心目标的影响程度。很多时候会发现,那些让我们辗转反侧的事情,不过是人生长河里的几圈涟漪。保持这样的视角,或许能帮我们腾出更多心力,去守护真正珍贵的东西。

何足介意的造句

  1. 造句 别人批评得对,而且很客气,不就是几句话吗?何足介意。
  2. 造句 他只是一时冲动,说了句气话,你何足介意呢?
  3. 造句 危害我们脑袋和钱袋的人何足介意呢?
  4. 造句 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5. 造句 完颜宗翰,完颜宗粥,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6. 造句 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况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
  7. 造句 袁公路岂是相托之人?况冢中枯骨,何足介意?徐州户口百万,民殷国富。
  8. 造句 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9. 造句 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